自贡网记者 罗乐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富顺县狮市镇罗寺、菱角、竹米、花园等部分村组出现相对集中的土地撂荒情况,受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让土地重焕“新生”、发挥效益,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该镇持续探索“去”撂荒地之路。
撂荒地缘何而来?3月17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缺水、少路加之山高、路远,不利于土地耕种;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加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严重。
罗寺村的撂荒地集中在一片两边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区域。为唤醒“沉睡”的土地,确保基本农田良性耕作,本月初以来,罗寺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春耕备耕时机,统筹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加快完善道路交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撂荒地复耕迎来“开门红”。
“就在半个月前,土里的丝茅草还有一人高。我们发动老百姓投工投劳,土壤翻整全部完成。”据罗寺村支书聂真华介绍,该村仅用10天时间,便浇筑出一条600米长的生产便道,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坡顶。
好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第一时间召集村民们来认领各家各户的撂荒地。人们在新开垦出的地里下桩划线,兴高采烈忙得不亦乐乎。
84岁的罗寺村村民杨泽芳老人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谈及土地撂荒的原因,她直言:年轻时候,肩挑背扛下地干活都不是事儿,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当听说水泥路修到了地里、蓄水池建到了家门口时,老人又重拾信心,与左邻右舍们一起下地育高粱苗。
在罗寺村的示范引领带动下,其他各村也纷纷行动起来。“预计本月内,该片百余亩撂荒地将被全部‘消化’。”狮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伍远金表示。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