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张才 摄影 宋姿熠
同为79岁的曾祥科和何润贞夫妇,家住同兴路尚义灏一支路42号,和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仅一墙之隔。十多年前为了增加收入,老人将底楼一间面积约20平方米的房屋改造后对外出租。
迎来送往,出租屋里陆陆续续住过在同兴路做生意的商贩、附近学校的学生,但数量最多、租住时间最长的是到医院实习的医生和护士;同时,按月收取的房租也让这个农转非家庭度过了较困难的一段时光。
老人称“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因此他决定做一件比收租更有意义的事:打算把这套配备了微波炉和热水器的房屋,免费提供给经济上有困难的病人家属:“可以给病人做做饭,自己也可以在这里歇歇脚。”
视频:免费提供房屋获网友赞
4月28日,抖音号“曾好”发布了一条视频称:“这是我的爸爸,今年79岁,我们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旁边有一个独立的单间,我们有一个想法……”
接下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介绍:“屋里有床、有衣柜、有写字台、有电风扇,厨房里锅(和)灶都是有的,还有单独的卫生间……”老人表示可以为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且经济上有困难的病人家属免费提供住宿:“四天之内水电气全免;如果住的时间较长,十天半个月,就多多少少给一点水电气费,经济上确实困难,水电气费我一分钱都不要。”
不到一天,该视频被转发上百次,点赞近万,该抖音号粉丝量瞬间翻番。网友们纷纷留言,其中一位表示自己是一个在外地打工的自贡人,无意中刷到这条视频,被老人的善举深深打动了;也有人表示想加入其中,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女儿:想法来自一次亲身经历
4月28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同兴路的一条背街小巷,见到了视频发布者曾义和她的父亲曾祥科。据了解,最先提出将出租屋免费提供给经济困难病人家属想法的是女儿曾义。
“之前担心找不到工作,给父母增加负担,就没敢提。”去年下半年,曾义从成都回到自贡后一直闲赋在家。一周前,她成功应聘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后,就在饭桌上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曾义告诉记者大约六七年前,一次她带儿子到医院就医时,同病房一名妇女为了省下钱来给丈夫治病,顿顿以馒头充饥,困了就在旁边打个盹。曾义曾私下塞给对方两百元钱,但被她拒绝了。
“这件事一直搁在我心里。”后来曾义成了一名志愿者,据成都市武侯区和平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志愿者服务证明》显示,2020年曾义在当地圆满完成志愿服务21次,时长超过10000分钟,全程服务态度良好,态度积极。
父亲:日子越过越好举双手赞成
“女儿找到了工作,我们全家人都高兴,所以她一提出来,我和她母亲都举双手赞成。”曾祥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苦日子早就过去了,现在“不差钱”。
据悉,曾祥科和爱人何润贞同年,均为79岁,家住大安区和平乡(现和平街道)随着东盐都大道的修建和城市化推进,“农转非”进了城。
十多年前,夫妻俩买下了同兴路尚义灏一支路42号二楼一套面积60平方米的房屋,并将一楼一间房屋改造后对外出租。
“最开始月租300元,后来涨到了550元。”曾祥科表示由于出租屋紧邻同兴路和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此不愁租不出去。据了解,当时这笔租金也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曾祥科说:“当时我在商场当保安,一个月也就三四百。”
“感谢党的政策,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两个人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三千多,并且年年都在涨,再加上我们两口子身体好,(钱)基本上没地方用……”曾祥科告诉记者这些年自己热衷于种花养草,爱人则一连报了三个老年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曾祥科称他心底同样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直都在寻找一个机会回报社会,他觉得这件事比按月收取房租要有意义得多。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人和曾义取得了联系,表达了入驻意愿。
曾义说:“我和我的父母都想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就像网上的‘爱心厨房’一样,帮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编辑: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