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张才 摄影 宋姿熠
在百年名校自贡市蜀光中学的林荫道上,人们时常能看见这样一位老人,尽管岁月的触角爬满了额头,但依然身板挺直、目光柔和……她就是该校退休教师费舜东。
费舜东与党同岁,是自贡市蜀光中学高1942级毕业生,学成归来在母校执教32个春秋,退休后定居于学校家属区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费舜东见证了蜀光中学的发展,参与了蜀光中学的革新。
近日,桃李满天下的费舜东和学校另一位退休教师罗忠智,共同迎来了百岁生日。
学校和校友会共同为百岁老师贺寿:
5月14日上午,蜀光中学大礼堂会议室,师生们汇聚一堂,共同为罗忠智老师和费舜东老师贺寿。
“回顾百年岁月,两位老人见证了蜀光的发展,也参与进了蜀光的革新……”蜀光中学校长蒯晓牛表示,费舜东老师毕业于蜀光,执教于母校,三十二载春秋满园桃李;罗忠智老师辗转与蜀光结缘,将丰富的人生阅历传授于三尺讲台。两位老师都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
今年78岁、蜀光中学高1961级学生的王明全专门写了一首《为蜀光百岁师尊寿》,走到两位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双手奉上,仿佛依然是当年那个少不更事的少年。
蜀光中学高1957级学生、今年81岁的陈德立称两位老师言行体现了蜀光中学精神,是真正的“蜀光人”。”
蜀光中学原党总支书记、今年85岁马大勉表示,为两位百岁祝寿彰显了蜀光尊师重教、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并将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一直延续下去。马大勉将老一辈教师的精神概括为有坦荡的胸怀,敬业的精神,高尚的情操,善良的人品,雅韵的仪态和慈祥的天性。
为人师表学生眼中的“班妈”:
费舜东于1921年出生于河南开封,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西迁,1938年随家人经西安、汉中、广元一路辗转来到自贡,就读于蜀光中学(位于东兴寺)。1939年春伍家坝(现蜀光中学校址)新校区建成,费舜东成为“新蜀光”第一批学生,并顺利保送学校高中。
1942年费舜东高中毕业后考上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于1952年重回母校任教,至1984年退休历时32年,退休后居住于学校家属区至今——学习、工作、生活累计达70余年之久。
在母校执教32个春秋,费舜东可谓桃李满天下,她教过学生有的已是耄耋老人,有的仍然奋战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任蜀光中学退委会主任、高1967级的候则柔回忆:“费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常常把一些深奥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我们,记忆中她从未高声和人讲过话、和人红过脸。”
“隔久了看不见费老师,心里就不踏实。”此次为了给老师贺寿,蜀光中学初1956级、高1959级学生,今年81岁的王济珍,按传统专门准备了一个红包。
据悉,费舜东是王济珍初中三年班主任,王济珍最难以忘怀的是“长期到老师家蹭饭”。
“当时我家住新街,步行上学要将近一个小时,(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天只吃得上一顿饭。”王济珍称凭借长期到费舜东家蹭饭,自己因此填饱了肚皮,得以继续完成初高中学业,顺利考上大学。
最终,王济珍也成了蜀光中学的一名教师。
据了解,除王济珍之外,当年到费舜东家蹭饭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可以用组团来形容。
“只要有学生没吃饭,(家里请的)保姆不用说,就晓得赶紧扯风箱……”费舜东告诉记者,当年由于丈夫在外地工作,自己要给学生上课,没有时间照顾两名年幼的孩子,便请了一位保姆,保姆的工作之一就是给学生做饭。
“有啥子吃啥子。”费舜东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她表示,那时学生称班主任为“班妈”,既要管学习也要管生活,既要承担老师的角色也要承担母亲的角色。她说:“不只是我一个,那时候蜀光中学的老师,几乎人人都这样做。”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