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突破发展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自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化旅游发展解读

2021-05-27 12:25 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0

分享

一、“十四五”期间我市文旅发展总体要求

自贡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化旅游丰富,素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美食之府”的美名。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懈努力,自贡文化旅游产业已显现强劲发展势头,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彩灯文化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夜游釜溪、梦幻海螺湾等项目建成运营;中华彩灯大世界、方特恐龙王国等优质文旅项目加速呈现。文旅产业已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0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争取下,彩灯、美食等自贡特色元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得到充分体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为成渝两地赋予了新使命,也给自贡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市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7月,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自贡市委关于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南翼跨越再造产业自贡的决定》,提出以突出“再造产业自贡”总牵引的“1743”战略布局。而与文旅直接相关就是七大行动中的“实施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成渝地区特色消费目的地建设行动”和三大目标中的“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新的战略布局赋予了自贡文旅新的使命,也为“十四五”期间自贡文旅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即创新思路,整体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再造产业自贡”重点突破和重要支撑。

图:仙市漫餐图:仙市漫餐

二、“十四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多次对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做出指示批示,在《规划纲要》中多处重要内容涉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如第五章“突破发展文旅产业”、第二十七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对文化旅游发展提出新要求和新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发展将以“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格局,协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切实将‘盐龙灯食’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促进激发特色消费,形成文旅吸引核和消费聚集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成渝地区特色消费目的地”为总体思路,为“再造产业自贡”的贡献文旅力量。

三、十四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发展重点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重点目标

“十四五”期间自贡文化旅游将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后疫情时代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旅游消费迭代升级等机遇,筑牢“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美食之府”等品牌形象,推动自贡文化旅游业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着力实现“四个显著提升”目标。

1.发展格局显著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文物保护体系基本健全,“一核两带双节三区”文旅发展布局基本形成,高品质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不断提升。

2.产业贡献显著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全市文旅产业贡献率逐步提升。

3.城市影响显著提升。“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美食之府”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消费品牌、节会品牌,城市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4.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对标国际标准,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文化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二)重点任务

1.立足四张名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破发展文旅产业。

(1)打造中国彩灯之城。

推动彩灯供给侧改革,创新灯展方式,突出主题化定制灯会,融合更多招商活动、文创产品、演艺推广等走出去。以“川灯耀世界”和彩灯“点亮”系列深入推进“彩灯+”“+彩灯”同展会赛事、城市景观、旅游景区、影视动漫等跨界融合,打通供应链渠道,推动彩灯、仿真恐龙等“自贡创意”及衍生产品进家庭、进商铺、进社区。以“两园”为核心,高水平建设中华彩灯大世界主题公园,持续打造国际恐龙灯会、国际恐龙灯光节两大节会品牌,展示中国灯城魅力。

(2)打造中国恐龙文化之乡。

以“一馆一园一镇”为核心,打造集科普研学、休闲游乐、文创展会于一体的恐龙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旅游度假区。提升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普和研学功能,打造侏罗纪古生物化石学术研究高地。建成运营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丰富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的恐龙文化旅游业态和产品,提升恐龙文化旅游消费。规划建设大山铺恐龙特色镇,加大“时空龙骑士”城市超级IP的应用推广力度,搭建IP产业生态链。

(3)打造中国井盐文化之都。

突出“一馆一区一园”,做好井盐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夯实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盐文化学术研究高地的地位,规划建设盐业历史博物馆新馆。以自流井西秦会馆-中华路、贡井公井古城、大安盐都绿芯、沿滩仙市古镇四大片区为核心,打造融文化展示、科普研学、民俗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井盐文化旅游区。利用城市独有的工业“锈带”,串联井盐遗迹、“三线”遗址,打造自贡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4)打造中国盐帮美食之府。

擦亮中国盐帮菜之乡国字招牌,举办“中国盐帮菜美食节”等活动,推广“自贡冷吃兔”“自贡盐帮菜”等系列品牌,着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美食城、美食街(区)提档升级,建设一批盐帮美食与彩灯、恐龙、动漫等融合发展的特色镇、特色美食街区。

(5)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和全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格局,建设全省区域文化旅游次中心城市。构建“两带三区”文旅融合布局,积极打造一批有分量的文旅品牌。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高水平运营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华彩灯大世界等一批引领性项目。积极推出巴蜀民俗游、科普研学游、人文体验游、红色教育游等主题旅游线路,推动自贡文旅融合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1)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深入挖掘“盐龙灯食”等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三线精神”,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经典剧目复排提升行动,扶持创作本土题材的舞台剧目、网络文学、动漫电影,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积极搭建文艺展演平台,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加强文艺人才梯队培养,提升自贡文艺影响力。

(2)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强盐业、彩灯、“三线建设”工业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开展社会力量认养文物试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打造特色传承(体验)基地,支持非遗项目与高校、文创企业等合作,推动传统工艺振兴。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开展市、县(区)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行动,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中心)达标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城市文化供给能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2)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实施公共文化场馆(站、中心)免费开放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深化多元供给,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支持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新文艺业态建设发展。(稿件由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马莉莎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