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张才 摄影 宋姿熠
“走马二进三是为了出車,快速出动自己的大子……”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檀木林小学中国象棋一班(原二年级二班),外聘教师赵勇正在给学生讲解中国象棋如何开局。
据悉赵勇是我市赫赫有名的“民间棋王”,目前他的主要精力从参加比赛转移到象棋教学,和自己当年完全靠自己摸索相比,他认为现在的学生是幸福的:“只要你想学就有人教。”
无师自通:小小少年下遍茶馆无敌手
赵勇八九岁时开始接触象棋,和现在在台下听课的学生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当时学校既没有开设象棋这门课,也没有人教他诸如“马二进三、车五平六”等专业术语,有的只是街头巷尾略显简单粗暴的吆喝:“当头炮,跳马,飞象,出車,将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赵勇就读于舒坪中心校,由于镇上及周边有多家工厂,外来人口较多(赵勇父亲就来自江西),象棋作为业余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风靡一时。耳濡目染,赵勇对象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街边茶馆“观战”,十多分钟的回家路硬是让他磨磨蹭蹭“走”上两个小时,常常因此错过了晚饭,没少挨父母的批评。
赵勇观战习惯和别人不同,既不是为了看热闹,也不会帮一方出主意,而是把自己代入棋局苦苦思索,如果自己是黑方这步棋该怎么走,如果自己是红方又该怎样应对。
“当时象棋对我最大的吸引,是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战胜别人。”赵勇称自己的好胜心格外强,赢棋的感觉固然很爽,但从“下不赢”到“下得赢”的过程更让他流连忘返。在这个过程中赵勇象棋水平不断提高,当他在学校找不到对手后,便来到了最初观战的街边茶馆,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身材瘦小、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经常把那些在棋盘上征战多年的成年人“杀”得人仰马翻。
12岁的赵勇用自己的零花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副象棋,开始四处“挑战”生涯。赵勇在成年之前在舒坪镇上“下遍茶馆无敌手”——当时茶馆流行“车轮战”:下输了就起身走人,旁边自然有不服气地补上,赵勇任凭面前的对手如走马灯变来换去,自己巍然不动。
征战四方:成获全省冠军本土第一人
据传,当时舒坪镇有三大民间象棋高手,其中包括一名人称“黄主任”的农业银行退休职工,和在铁路系统内部拿过冠军的“古老师”,以及从技校毕业刚参加工作19岁的赵勇。
“和他们两个下,我胜多负少。”在本地象棋界以谦逊著称的赵勇承认,当时自己的棋力已经在另外两位高手之上,这时候一直对他照拂有加的古老师劝他“要走出去”,并推荐他多次参加市内比赛。
1999年,赵勇第一次参加全市成人比赛,就获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下半年第二参赛获得第七名,当时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全市二流水平,和一流选手有较大差距。2000年赵勇以第五名的成绩第一次站上“自贡市广厦杯”比赛领奖台,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觉得和一流选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期间,赵勇认识了象棋界前辈、“冠军级”棋手许世才,两人多有交往。“我们两个人下了一上午,大概有十盘左右,他让我‘长先’,各有输赢。”赵勇表示这次交锋过后,许世才认为他具备了我市顶尖棋手的实力,推荐他参加全市十强名人赛。
接下来,在这场囊括了汪建新、许世才、李晓成等全市所有顶尖好手的比赛中,赵勇获得比赛亚军(冠军为许世才)。赵勇一战成名,自此成为全市各大比赛的常客,让他感到郁闷的是,接下来三到四年,大大小小比赛参加了十多场,尽管比赛成绩没下过前三,但始终和冠军无缘。
2005年赵勇第一次拿到了全市比赛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几乎囊括了全市所有比赛的冠军。
象棋在自贡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川南五地市象棋活动基地就设在自贡,水平在全川名列前茅,但在所有本地棋手心中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之前在全省比赛中自贡棋手个人最好成绩是第三名。
赵勇率先打破这一魔咒,2018年四川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象棋决赛中获得成年男子亚军,并帮助自贡市象棋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在2019四川省第一届智力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并多次获得了“民间棋王”称号。
棋类进校园:民间棋王成孩子王
“学习象棋对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单独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下棋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挫败(指输棋),抗压力得到增强,内心变得格外强大。”如今,赵勇的主要精力从参加比赛转移到象棋教学。
“现在的学生只要愿意学就有人教。”赵勇认为现在学生和自己当年有天壤之别。从赵勇家里出来不远就是舒坪公交站,上课期间他每天都会乘公交车到达市区28中、檀木林小学、卫康院等学校——除一对一教学外,他还担任市内多所学校外聘教师,教学生们下象棋。
据悉,早在2017年,我市沿滩区邓关镇中心小学校和汇西小学校就获得了“全国象棋特色学校”称号(全国43所,四川省仅有两所),目前棋类进校园活动已经在我市全面铺开。
“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得到同步提升。”据檀木林小学副校长胡新鸣介绍,学校从2017年秋开始实施学生选课走班“社团活动”,通过课程调整,集中每周五下午半天开展全校学生选课走班,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正常教学进入了全校课表,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并建立了安全管理、课堂监控、结果考核等相应的制度措施。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檀木林小学共开设舞蹈、声乐、航模、围棋、象棋、足球等34个门类“社团”课程,聘请了包括赵勇在内的近20名外聘教师,建立并运行《学生社团活动增值评价表》,实施学生社团活动学习增值评价。
“如果学生是自愿的,他未来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积极的、持久的,效果就有保障,反之则不然。”胡新鸣表示选课走班社团活动打破了原有的年级和班级界限,对象包括全校学生,学生自愿报名重新组班开展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有同学在报名前夜兴奋得无法入睡,悄悄给家长写了一封书面申请。
编辑:张驰
责任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