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曾鹏程
“风险地区回本地,先到村里去登记;
隔离期间不乱跑,每天必须测体温;
个人卫生三做到,通风洗手戴口罩;
要想不被病毒找,早睡早起运动好……”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富顺县富世街道李寺村,刚到村口,耳边就传来“土味”十足的顺口溜。这是该村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本村实际,编写的防疫“土味”口诀,每天通过“村村响”广播,与其他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一起滚动播放,提醒村民加强疫情防控与自我防护。
图:严防人员聚集
村民吴德昭的茶馆门前的村道,是进出李寺村的交通要道,村委会在茶馆设立了卡点,一方面检查过往行人,特别是外地牌照车辆出入,劝导人员戴口罩、测体温、查码亮码。另一方面,劝阻村民到茶馆、商店聚集,督促经营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防止人员聚集。
“从8月1号开始,茶馆就歇业了,小卖店还在经营,但大多是打电话来订购。”吴德昭告诉记者,村民订购生活物资后,他都会请卡点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帮忙送货上门,减少村民外出活动,严格落实“内防扩散”要求。
图:设卡检查出入人员
来到李寺村党群服务中心,入口广场处同样设有检查卡点,村民们来办事,都严格遵守测温亮码的防控程序。疫情防控中,该村共建立6本工作台账,除了“返乡人员台账”和“村民动态信息台账”外,其余4本台账均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相关。
“接种人员、未接种人员、有禁忌症人员、暂缓接种人员4本台账都是采取动态管理,每天更新信息,及时掌握村民最新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管控。”村党总支书记谭显书介绍,全村人员信息全覆盖采集建立管理台账,特别是未接种人员,严格按照医生检查意见,分门别类建立台账。目前,该村人员信息已做到全覆盖,疫苗接种详细数据信息已覆盖至12岁以上人群,做到了信息采集不漏1人,动态管理精确到人。
图:村医上门监测健康状况
“高压141,低压81。钟大爷,你今天又达标了,已经连续3天达标了,符合(疫苗)接种要求,下一批接种可以去了。”在5组村民钟子贵家中,村医唐家凌为他监测血压。此前,钟子贵因血压过高未能及时接种疫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他的血压已经连续3天恢复正常,唐家凌认为他达到了接种要求。
按照李寺村“暂缓接种人员”台账管理要求,全村病后、术后、高龄、残疾、“三高”等人员纳入暂缓接种人员动态管理,村党总支安排村医和特邀村医每日上门检测此类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一旦达到疫苗接种标准,立即调整管理方案。
图:人员实施动态管理
“我们村在家人员共995人,截至8月6日,已经接种943人,接种比例达到95%。”谭显书告诉记者,该村也将外出人员纳入疫苗接种动态管理,通过微信群宣传发动在外人员及时就近接种疫苗。目前,该村在外人员接种比例已达到90%以上。
针对高粱、水稻等作物即将采收,进入农忙时节,部分外出人员将返乡秋收的实际,李寺村还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在外人员通讯群,小组长24小时收集返乡人员信息,要求返乡人员必须提前上报务工地点、返乡时间和人数、乘坐的交通工具类型及车次等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村疫情防控工作群。人员返乡后,小组长第一时间入户核实,村党总支不定时随机抽查核对。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