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缪静 叶艳
土地流转本是一件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村民十分有益的事情,但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的63户村民却因土地流转问题犯了愁。63户村民的24亩土地流转出去后,因流转方疏于管理,近乎荒芜。每年2万多的流转费也因流转方身负巨额债务被拖欠多年,流转土地上种植的苗木虽被冻结,却因市场因素、苗木质量等原因,数次流拍……
4年多来,家门口的这24亩土地成了困扰蔡家堰村63户村民的最大心病。村民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玉章故里·蔡家堰”无讼新村创建点的法官们。日前,该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引导当事人起诉追索流转费,肯定能胜诉,但是执行怎么办?流转方身负巨额债务、早已资不抵债。” “引导当事人解除合同,以苗木抵偿流转费,但是苗木已被流转方的其他债权人申请冻结,谁人敢动?”“即使苗木被成功拍卖,面对流转方如此众多的债务,63户村民被拖欠的流转费按比例受偿后能有多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荣县法院双石人民法庭的法官。
为降低村民们的诉讼成本,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经过无数次的讨论、走访、调查、座谈、考察、协商调解,双石人民法庭干警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解决之路——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寻找有意向的苗木买家,解决苗木卖不出去的问题;由法院执行局组织流转方与其债权人协商后,达成解除冻结并从苗木拍卖款中优先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的和解协议,解决受偿比例的问题;组织流转方与村民达成解除流转合同并支付拖欠流转费的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解决拖欠的具体金额问题。
最终,冻结多年卖不出去的苗木成功拍卖,63户村民从拍卖所得款项中优先受偿土地流转费及违约金104057.57元,法庭以“无讼”的形式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不仅如此,成功竞拍的苗木买家还与63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荒芜多年的24亩土地得以继续流转。
坐落于吴玉章故乡、浸润在吴老“好人精神”下的双石人民法庭,自成立以来,深受吴老“好人精神”的影响,将传承、发扬吴老的“好人精神”深度融入为民办实事中,始终以“服务型”人民法庭为目标,近年来,法庭不断融入辖区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以实际行动和务实举措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