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曾鹏程 郑鑫玉
在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中,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脱颖而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治理有效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近年来,马安村屡获荣誉,从曾经的贫困村蜕变成先进村、明星村。马安村好在哪儿?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村里探访。
![]()
“昨天上午,村里号召大家积极参加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我们小院有7个人参加了。根据加分细则,可以每人加1分……”11月4日,记者来到马安滩小院,这里正在召开院坝会,讨论评议“村民公约积分”加分的事。大家一致通过,院长欧建在积分名册上逐一加上分,加了分的人喜笑颜开。
![]()
听着村民们的交谈,记者回想进村以后的所见所闻,红黑双色的旅游公路、整洁的村民广场、风格统一的村居、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的菜园……最为关键的是,没有一片垃圾,村居庭院干净整洁,菜园不见杂草,就连垃圾桶表面都擦拭得十分干净。这一切似乎都与“村民公约积分”有关。
![]()
“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积分制管理,旧风陋习得到根本性改观,因此被评选为2019年‘四川治理有效村’。”村党总支书记伍文轩介绍,“两项改革”中,原马安村与原桃花村合并,以前的治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和村域均倍增的“新马安村”。
平地起高楼难,打破老观念、老办法探索新体系更难。为了适应新要求、新情况,构建共治共建共享乡村治理格局,马安村两委班子开展了头脑风暴。
![]()
“首先将原来2个村的村规民约结合起来,浓缩成浅显易懂的‘马安红七条’,意为不能跨越的7条红线。”伍文轩说,同时,对人居环境治理积分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制定出代表文明积极、向上向善的“绿六条”,形成“绿六红七村民公约积分制”管理模式。“绿加红减,积分与村里所有事务挂钩,积分少的很多待遇都不能享受,让旧风陋习没有滋生的空间。”
此外,马安村突出党建引领,构建“村党总支、二级党支部、片区党小组、红色小院”四级基层治理工作网络。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离退休干部和“新乡贤”担任“片区长”,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化解邻里纠纷,加强村组之间的服务管理支撑。红色小院建在各聚居点,实行小院共治、村民自治。
![]()
“有点像是‘征信系统’。”听了伍文轩的介绍,记者了解了“积分管理2.0”的厉害之处,心中豁然开朗。
“对,就是‘征信系统’的乡村版,属于我们马安村的‘征信系统’。”伍文轩布满笑容的脸上,透出一股子自豪。
边走边看边听,来到一片刚种下菜苗的田土边,几名村民正在种植。“这是一种芥菜,涪陵榨菜就是用这个作原料。”村民陶用军一边麻利地将菜苗种下,一边告诉记者,这是村集体经济公司的榨菜基地,现在种下的苗,将变成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础和村民的分红,大家都劲头十足。
![]()
集体经济也是马安村的一大亮点。2016年开始,从无到有逐渐开设了养猪场、肉兔养殖场、柑橘园、亲子游农场等,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105万元。今年,马安村又以订单农业模式,发展榨菜种植600亩,预计集体经济收益突破200万元。
“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三成作为村民分红,其中百分之十作为奖励性分红。”伍文轩说,“村民公约积分”与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挂钩。此外,马安村还依托便民超市开办“积分超市”,村民凭积分可以换购商品,让积分的含金量更高,公信力更强。
至此,所有的疑问都得到答案。针对乡村治理矛盾痛点和党建薄弱环节,马安村建起乡村版“征信系统”,创新形成党建引领治理、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共治自治“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构建起组织联结、机制衔接、互联互动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记者手记:
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在记者心里汇成4个字——实至名归。一个有号召力的村委班子,一套行之有效、有公信力的乡村治理体系,一群勤劳向善的村民……这是一个有活力、有魅力的大家庭。
交谈中,伍文轩坦言,“村民公约积分制”还在摸索总结中。记者相信,马安村的积分制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贴近马安村的发展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支撑起他们的小康成色越来越足。
编辑:彭彦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