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郑鑫玉
虽是冬季,但在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的法治文化广场上,自发排练坝坝舞的群众热情似火、舞姿飞扬。“我们村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不仅有稻粱园区,还有农耕博物馆,每年都举行了丰收节活动,生活比起以前更安逸了。”12月20日,正在广场上排练的村民李淑兰开心地说着村里的变化。

作为省级文明村、市级首批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李子村已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富顺稻粱旅游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富顺县稻粱文化影响力,着力打造代寺稻粱文化名片。活动以富顺特有的再生稻粱文化为主题,通过节目表演、作品展示、田园运动会等多种方式,开展稻田摸鱼、粮食运输、美丽乡村健康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汗水与泥土之间感受乡村的原始美丽,扩大稻粱文化影响力,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活动还邀请富顺县作协、美协等协会进行采风,将稻粱的美从田间地头搬到大众视野。两年间,累积创作以李子村为主题的原创作品128件。

在李子村的富顺稻粱农耕博物馆里,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感受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馆内按照农业生产时节更迭,设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个展馆,并陈设传统的犁耙、纺车等农具。用泥塑展现农业生产过程,营造出了艺术性和感染力俱佳的乡村文化风采图。自2020年博物馆建成以来,代寺镇不断对其提升完善,新开发高粱、水稻实物展览解说区,增设固定农产品展示区,打造良种展示走廊,全面提高参观体验,深化稻粱文化传播。
与此同时,代寺镇将稻粱产业发展与稻粱文化传承紧密结合,以产业促进文化传承,以文化树立产业品牌,依托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优势,引进多个项目落地李子村。与隆平高科合作,成立150亩良种水稻展示基地;与四川携手天下公司试点稻鱼虾共养模式,创新绿色致富路;借助“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同打造“川南稻粱产业科创中心”,8名专家、学者担任发展顾问、技术顾问,开展稻粱技术研发工作,提高稻粱经济效益。预计今年李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至25350元。
编辑:彭彦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