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冬日的天空,洒下温暖的阳光。地里,幼嫩的油菜、麦苗伸着小腰使劲往上爬,不时有三五结对的小鸟飞过。而在旭阳镇金鱼村1组那片山坡上,却是繁忙的机械播种冬马铃薯的劳动场景。播种机劳作的发动机声,村民的笑语声,飘落在阳光下的作业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播种马铃薯的播种机,由一名师傅驾驶,后面装马铃薯种子、肥料的配套机具连接在车头后面,依次往后的便是薄膜覆盖设备,播种、混合施肥、覆盖薄膜,这一整套工序均由这台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由于土不平整,所以播种机上站了3个村民当帮手,如果很平整的土块,就只需要播种机‘一个人’便可完成全部工序。”业主李成富在一旁介绍道。
李成富是这片200多亩土地的“新主人”,他是去年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集约化耕种的。他说,正在播种马铃薯的这片地,是一个月前挖了紫薯后的空地,全部采取机械化播种,一台播种机一天能播种10亩多,往年请20多个村民劳动一天只能播种3亩左右,机械播种大大地提高了播种速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冬马铃薯、高粱套种紫薯、蔬菜,在这片地里一年至少要轮作三季,一亩的产值至少要上万元。流转土地耕种,就不能让它闲着装太阳和月亮,不然就没有效益。”在县内外有10多年流转土地耕作经验的李成富这样算账说。
记者获悉,李成富除了在旭阳镇流转200多亩土,实施机械化种马铃薯和紫薯;还在县内的观山镇流转了200多亩田,实施机械化种水稻,并在县外合伙流转土地4000多亩,实施机械化播种粮食;同时以“荣县佳诚农机服务专合社”的名义,还将30多台农业机械放租到县内外开展机耕、机播、机收,每年机耕面积1万多亩、机收面积2000多亩。(蒋兵)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