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0天,记者再次来到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登上最高的坡顶俯瞰四周,那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红梯土”呈现在眼前,一层层一片片的梯土“包围”着红砖白墙的农房,还有地里“奔跑”的整土拖拉机及劳作的人们,这些元素绘就出冬日田野最美的画卷。这里,便是荣县历时50天首次实施完成的2021年度 “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成果实景图。

“你看嘛,过去,是外出村民撂荒多年的毛草地,今天又还原成耕地了;过去,这里是小块小块的斜坡地,今天‘长胖’成了大块地;过去,这里粪桶都放不平,今天成了平坦的耕地……”在土地整理后的这层层梯土边,天宫村村村副主任许永飞向记者介绍道。
一台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在地里,通过“身”后一米多宽的铁爪子深刨后,泥土变得又平又细。“机器整土,80块钱一亩,一哈儿就整好了,如果是人工挖三天都挖不出来,而且土还整不平、泥巴还整不细,使用机械化好就是省力。”现场,10多个村民一边观看农机耕地一边说。像这样的场景,在多个山头都可以看见。

村副主任许永飞现场介绍,该村是辣椒种植基地村,他们现在把地翻整出来,是为春节后移栽辣椒苗做准备,因为辣椒苗已经育苗了。“没实施项目前的这片土地,90%的土地不能使用农机耕种、收割,现在100%的土地都能使用农机播种、收割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说。

据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宜机化改造项目在四川省首次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争取,第一批项目就在荣县实施。该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补助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30%,项目拟总投资166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荣县50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1167万元。项目工程于11月5日全面开工,40多台大型挖机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在工地上,不到50天就完成了工期。
荣县农业农村局介绍,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宜机化改造旱地2800亩,其中改造撂荒地近200亩,新增耕地约50亩。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了适宜各类农业机械开进每一块地开展机耕、机播、机收等作业的目标,可以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达率100%,让这里的农民告别牛耕人收的传统耕种模式,让农业机械替代人工耕收。(蒋兵)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