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疾控重要提醒!

2022-01-31 13:36 成都商报

0

分享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1月30日晚,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来返川政策小贴士

1、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集中隔离,期间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14天为止,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2、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居家隔离(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第1、3、7天进行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满7天为止,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3、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不含直辖市),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第1、3、7天进行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满7天为止。
4、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旗)和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直辖市的县(区)其他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川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入川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外出,不聚集。
5、对有本土感染者但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川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入川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当地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后,则纳入相应规范管理。

温馨提示

来(返)川人员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履行防控义务,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在居家隔离期间,要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足不出户,拒绝一切探访,每日自行测量2次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主动向村(社区)报告,及时闭环转运到医院就诊。

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上班,不进入宗教场所、宾馆酒店、博物馆、歌舞游艺休闲娱乐场所、棋牌室(麻将馆)、旅游景区景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交通场站、商超、农贸市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村活动室(社区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药店、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不得乘坐飞机、火车、客运班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每日自行测量2次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主动向村(社区)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医院就诊。

关注以下重点地区/轨迹

如果您近期有以下地区的旅居史,请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

微信图片_20220131132029.png

如果您搭乘过以下交通工具,请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

微信图片_20220131132850.png

专家提示

1、近期重点关注浙江省杭州市,北京市丰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尔果斯市疫情。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如您近期有疫情地区旅居史,收到提醒短信或健康码变为“黄码”,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2、所有人员来(返)川后继续关注健康状况、健康码颜色、出行相关地区有无新发疫情。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如健康码出现红、黄码情况,或出行相关地区近期内有疫情发生,要立即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3、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返乡后请保持简约生活方式,不参加、不组织聚集性活动;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传递您的祝福与问候。
4、春节期间外出游玩,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户外景点,避免前往热门景点,提前预约好门票,规划好出行路线、时间、行程,避开客流高峰期。
微信图片_20220131133344.jpg
2.jpg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马莉莎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