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业之基,一片肥沃的土地能耕种出丰收的希望。 2月14日,记者来到荣县旭阳镇万民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整理现场,听镇村干部讲项目实施及耕种打算。

沿着一条约4米宽的新开生产路爬上山坡,眺望四周,远处有三个山头传来“突、突、突”的挖掘机“啃”石头的声音。“现在正加紧施工,力争3月底把项目实施区域的所有旱地都整理出来,好栽高粱苗子。”在山坡上,旭阳镇副镇长肖翔宇介绍。

在旭阳镇万民村2组,记者脚下酥软而且散发泥土芳香的土地在2021年经过了高标准农田项目整理。“这一块土不少于7亩,是10多块小土‘拼凑’而成的,而且土层厚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半,有的地方增加了三分之二,土层厚而且大块,耕作可以用机械作业了。”万民村党支部书记冯长旭抓了一把泥土抛向空中后说。

旭阳镇副镇长肖翔宇介绍,荣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旭阳镇万民村和文昌村两个村。以万民村为核心,改土1029余亩、改田315亩,同时还要建设蓄水池、生产道路等“附属设施”。项目从去年11月开工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改土、改田工程量的60%,尚有20台大型挖机在项目实施区域作业。
放眼望去,整理后的山坡是一块连一块、至少一亩以上的梯土,有的土层面上还散落着大拇指粗的树根,不难看出,昔日这里有撂荒地也有纯粹的荒地。而没有整理的山坡上,有的长着约一人高的杂草,有的长着一人多高的野生树木,一些小块土地就夹在其中,土地瘠薄。“你看到的这些山坡,全都要改造成脚下这样的大块土地,整理完后你再来看,就不是眼前这荒凉的样子了。”冯长旭手指远方的山头说。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后的土地效益,当地镇村通过研究,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种植高粱。为了达到以点带面科学种植,村委引进了三个业主,流转了近500亩地种植红高粱,通过流转大户的引领示范,达到高产高效。项目整理后的1000余亩旱地有800多亩将集中成片种植高粱。当地采取与郎酒集团合作的形式,搞订单种植,目前,所需肥料已经配送到农户和流转户。(蒋兵)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