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如何珍惜“主动干”干部

2022-02-21 17:00 学习时报

0

分享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当中,有一种干部,他们不待扬鞭自奋蹄,主动干事,能干成事,是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关注他们,关怀他们,珍惜他们,让主动干干部队伍越来越壮大,让“主动干精神”越来越发扬光大。

关于“主动干精神”,我曾经写过两篇评论员文章,一篇是《发扬“主动干精神”》(学习时报2018年8月20日一版),一篇是《“主动干精神”从何而来》(学习时报2018年8月22日一版)。这两篇短文引起较大反响,有的媒体还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进行转发。此后一段时间,也有读者给我反映,话没说完。3年多时间过去了,今天这篇算是不是赘言的补充。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领导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极深刻:群众要善于表现,领导要善于发现。这里的所谓“表现”,就是你要干事,主动干事,能干成事,而不用瞻前顾后,想这想那,更不能工于设计,耍小聪明。这里的所谓“发现”,就是领导眼里要有干活的人,看得到谁在干,谁干得好、谁干得成。当然,干部的“表现”不是以领导的“发现”为前提。事实上,环顾左右,那些主动干干部,不管你发现没发现,看见没看见,他们依然在埋头苦干,不求任何回报是这类干部的典型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干部提出要求,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他们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人。

既然主动干干部是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宝贵财富,我们就要珍惜他们,那么应该怎么珍惜呢?组织上应该如何对待主动干干部呢?

给信任。信任是最大的使用,也是干部干事的重要动力源。组织信任是主动干干部的最大靠山。主动干干部往往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转换成对组织的遵从和依靠。主动干干部不怕委屈、不怕告状、也不怕丢乌纱帽,最怕的就是对不起信任自己的组织。只要组织信任,只要组织叫干,就要一往无前,就会干出个样来。

给重任。主动干干部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纵干到底、横干到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给更重要的任务、提更高的要求。恰恰相反,给重任就是一种信任,就是对主动干干部的最大肯定。主动干干部绝不是躺下来让人喂,也不是坐起来自己吃,而是蹦起来摘桃子,组织要根据蹦的高度给予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

给环境。本事是一个定数的情况下,环境就是最大的变量了。孙悟空本事够大了吧,但唐僧画个圈,他就跳不出去,更别说如来佛的手掌心了。主动干干部再想干、再能干,也很难突破环境的束缚。主动干干部这也可以不要、那也可以不要,但不能不要干事的环境。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给主动干干部一个全优的环境,不给主动干干部留下“还可以干得更好”的遗憾,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

给关怀。严管厚爱是我们对待干部的一个重要原则。主动干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干事上了,不会也没空常到领导身边晃动,既不会表功,也不会哭穷,更不会卖萌,所以常常不被“发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笑的孩子惹人爱,主动干干部往往既不会哭,也不会笑,更不会有意识地装哭假笑,而是以干事为乐事,以干成事为最大乐事。对他们,我们可以眼里没有,但心里必须有;我们可以不用给这给那,但关键时刻必须给予关怀。(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2年2月21日第2版)

延伸阅读

发扬“主动干精神”

许宝健

干与不干不一样,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和共识。但是,同样是干,主动干和被动干效果也不一样,而且有时候会大不一样。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地方也好,大致总是存在着这样三部分人:一是不怎么干的,遇到活能躲就躲,能偷懒就偷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是可以干的,让干多少就干多少,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还有就是主动干的,眼里有活抢着干,心里想事赶着干,八小时之外也在干。

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面貌怎么样,和这三种人占的比重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怎么干事的人多了,事业就难有进步,甚至会退步;如果主动干的人多了,事业就会一步一个台阶,面貌就会苟日新,日日新。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队伍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想干愿干、主动干、积极干的人,他们中既有普通党员,也有领导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干部,干是当头的。干字当头就是主动干,而不是被动干,更不是消极干。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主动干,干在前,作表率,对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就是一种带动,一种督促,不怎么干的和可以干的就会向积极方向转化,主动干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就会逐步提升,干事创业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在干部队伍中,主动干的自然是骨干,也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特别珍惜。在实际工作中,那些主动干的往往都会给我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是自觉地干。自觉干就是发自内心、由里向外地干。不干就心慌、就难受、就不舒服。他们把干事当作生命存在的方式和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干事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把重任交给这样的人,领导放心省心,群众满意喜欢。

二是不计名利地干。他们主动干既不是为了图名,也不是为了计利。如果图名计利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干法或者到别的地方干。主动干的人往往都是有本事的人,是想干事、愿意干事并能干出成绩的人。他们干事完全是出于事业心、责任感。如果图名,那也是图的事业之名,如果计利也是计的群众之利。

三是创造性地干。办法都是困难创造出来的。主动干和创造性地干是紧密相连。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主动干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特征。新时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机,但也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这就要求工作中既要想干愿干,也要能干会干,既要有主动性,也要有创造性。主动干的干部往往不会被困难和挑战吓怕、拖垮,反而会迎难而上,开创出事业发展新境界新局面。

有人说主动干的人犯“傻”。不错。一些人精致的利己主义,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干与不干,什么时候干、怎么干,衡量的标准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符不符合自己的设计。在这样的人眼里,主动干可不就是“傻”,甚至会被窃笑。

有人说主动干的人容易出错。也不错。干事多出错的机会就多,犯错的机率就大,这是人们共知的“规律”。一些人自以为参透了“规律”,凡事等等看看再说,懒作为,慢作为,甚至不作为。

正是因为有了被动干、不想干的人,才会衬托出主动干的可贵。如果说主动干的人是“傻”,那么这种“傻”恰恰是我们所倡导的“实”。主动干的人也不是不怕出错,但他们更怕失去干事创业的时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新时代就是干事创业的时代,是奋斗的时代,“主动干”是和新时代最合拍的节奏,是和奋斗最相符的同义语,是和幸福最相通的和鸣,我们应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倡导主动干精神,发扬主动干精神,践行主动干精神。(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18年8月20日第1版)

“主动干精神”从何而来

许宝健

物有其本,事有其源。主动干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强灌输出来的。主动干精神的养成,既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也要有多种养分的供给和培育。

主动干精神来自事业心。事业心就是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事业心,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初心。有没有事业心是衡量是不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能不能主动干的根由。一个干部有了事业心,也就有了干事的劲头,有了主动干的行动。

主动干精神来自责任感。心中有事业就能感到肩上有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认识到,党组织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交给我们,也就是把干好这份事业的责任交给了我们。要担当责任,就要干好事业,就要主动干、全力干,日月有绩才能事业有成。

主动干精神来自担当。关键时刻看担当。所谓关键时刻,就是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重大挑战关口,就是有可能牺牲个人利益、名誉甚至乌纱帽的时刻。有担当的干部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走在前、扛在前、干在前,是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把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和全局大局看得比个人利益、名誉和乌纱帽更重要。他们甚至有一种把乌纱帽摘下来拿在手里、随时准备交出去的气魄和胆识,而绝不追求逃避责任的稳重、善踢皮球的聪明、得过且过的得体。所谓官职、职位和权力,只有在担当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

主动干精神来自党性。党员干部之所以区别普通人,就是因为具有党性。人性是有弱点的,人性的弱点有很多,党性可以克服人性的不足,可以修正人性的弱点,可以把负面的变成正面的,把消极的变成积极的,把被动的变成主动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才能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具有党性之美,越来越散发党性之光。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即使不佩戴党徽,也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党员干部,是一个拥有党性修养的人。

主动干精神来自忠诚。天下美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领袖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忠诚发自内心,与生命融为一体,才能自觉自愿、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勇往直前。忠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而要落在实际中,体现在主动干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干、不主动干、不干出成绩,就都是假的。

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稳中有变,十分复杂,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党员干部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迫切需要上下一心,主动干、埋头干,干出新成就,干出新面貌,干出新天地,干出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18年8月22日第1版)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