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双石镇黄家村的会议室里,坐在台上讲课和答疑的是荣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粮油)的邓榆千、但旭平、曹嘉荣等专家,坐在台下听课和提问的是当地近100名村民。

“我们这里的土地,适合哪些玉米品种呢?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好?行距多宽才好?”台下村民提问后,科技特派员邓榆千当即回答说:“荣县的土壤,能获得高产的玉米品种有正红6号、正红212、仲玉3号等;玉米套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特点是缩行扩窝,在6尺或6.4尺的带幅内播两行玉米三行大豆,玉米品种要求紧凑直立型的品种;玉米建议釆用肥团育苗移栽,培育壮苗,肥团双株可釆用1.2尺的行距,1.0的退窝…… ”像这样的场景,头一天在双石镇平坦桥村也“演出”了同样的一幕;前两天在乐德镇回龙殿村也出现了一样的镜头……“苗床必须选用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背风向阳的土块,床土在播种前3-5天,开好四周排水沟,沟深50厘米……”在东佳镇肖公庙村水稻旱育秧苗床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军和邓榆千,正在对水稻旱育秧地块整理进行指导。

据悉,我县今年玉米套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要实施15万亩,水稻播种37万亩,玉米播种总面积20万亩。邓榆千介绍,我县蓄留再生稻的水稻,本月底就要开始旱育秧了。
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林海介绍,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县抓农业做到了抓“五早”:早动员、早培训、早翻耕、早备种、早播种,这是我县年年都能夺取粮食丰收,确保总产量40万吨以上的重要举措。
刘林海介绍,从春节前开始,由县农业农村局组成的52名粮油、水果、养殖等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就已经深入各镇村组以及种养大户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县和镇已经开展水稻播种、玉米播种、果树管理、养殖管理、农机耕作等内容的培训30多场次,接受培训的群众4000多人。(蒋兵)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