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还冷不?”“春江水暖鸭先知,嗨,郭老板,你这个胖鸭子下田来试试嘞,就晓得冷不冷噻!”一名农民“才女”带着西北路口音幽默地回答着老板郭长春的冷暖关怀,惹得正在挖沟平整秧田的一群村民开怀大笑,这笑声洒在郭长春流转的850亩水稻苗床整理现场。这便是记者在2月23日去荣县观山镇采访种粮大户郭长春备耕见到的第一幕。

“郭老板,喊你老婆在坎坎(田边)上看到哈嘞,要不然这线(开厢掏沟定位)弯弯曲曲的,弯到了你家厨房看伙食来了嘞!”一个壮汉一边俯着身子瞄了瞄开厢塑料线放直没,一边给郭长春来了一个玩笑,又惹得村民一个劲地笑。“大家放心,大家辛苦了,我请大家在饭堂喝烧酒!”面对村民的笑声,郭长春回答着。
虽然迎来了久违的太阳,但早上的温度依旧只有5度左右,田里的水冰冷刺骨,但穿着胶靴下田平整秧田的村民,却似乎忘记了这冰冷,他们挥舞着锄头驱赶着寒冷,这快乐的水稻备耕现场显得是那样的火热而有温度。
穿着一双胶靴、一条单薄裤子的郭长春和妻子也没闲着,郭长春在秧田边收捡有机肥口袋并负责抽水灌田,妻子则小跑着为干活的村民送农具倒开水做着服务工作。
今年51岁的郭长春,虽然这些年干工程、流转土地经营,也实实在在赚了一把,但他却穿着胶鞋、耐磨牛仔裤、便宜的羽绒服外套,干活农民的模样体现十足。忙里偷闲时,郭长春站在田边手指眼前这片田地,口中数着“一块、两块、三块……”然后对记者说,你看得到的这一片23块田,全部是我流转的,今年流转的总面积856亩,涉及水池村和高嘴村,除了50多亩的油菜地外,800亩全部是水稻田,需要的近1100斤水稻种子已经购买回家了,需要的肥料已经购买了一部分,从今天开始到3月8日,15个当地村民就帮我平整秧田。在临时工棚里,郭长春展示了他购买的四个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兆优5431、宜优1787、全优10号。

2021年,郭长春流转的350亩土地,部分面积就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他说,今年这个目标要继续,而且实现这个目标的面积不是部分,而是大部分。今年,怎样实现“千斤粮万元钱”这个预定的耕种收益目标呢?他说,流转的800多亩水田,全部采取稻鱼、稻虾、稻药(水稻收割后种植泽泻中药)模式种养,力争水稻每亩在去年1150斤的基础上实现1200斤、稻鱼每亩实现60斤,稻虾实现200斤、稻药200公斤(干产)。除去每亩6000元的投入,利润向每亩4000元看齐。
该镇党委书记黄虎介绍,通过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实施后,田土变肥沃,耕作条件大改善,为了最大极限地发挥土地效益,村委吸引了一批耕种能手流转土地集约化示范种植,从而带动全镇农业复合种养,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其中,水池村的郭长春就是种粮能手之一,通过去年的示范,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蒋兵)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