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欧亚非 张翠娜
“我们的生产厂房、产品库房等均已完成建设,设备全部到场,计划在3月中下旬开始试生产。”“相关部门会继续做细试产前的各环节工作,你们有需求,随时联系我们。”2月25日,我市10余位职能部门“专员”来到中昊黑元化工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场,了解情况、认真沟通,项目良好的推进态势让大家倍感振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就在一年前的这一天,自贡召开全市项目攻坚三年行动暨开放发展与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工作部署会议,为全市实施“两项行动”制定出“路线图”。市委书记范波指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找准推动工作的方向路径和突破重点,把“两项行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力抓手,抓住发展“牛鼻子”,以项目为支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推动自贡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突出重点,务实推进“两项行动”,大家戮力同心推动项目攻坚,坚持长短结合谋划项目,聚焦重点招商引资,强化项目落地保障,着力突破要素瓶颈,强化转型升级硬支撑;坚定不移着力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推动创新发展、塑造城市品格、促进民心相通,培塑发展新优势;扛牢责任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放”和“管”两端发力,坚持“强”和“活”协同施策,坚持“破”和“立”双管齐下,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
2022年新年伊始,我市各大企业抢抓生产,热火朝天,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奋力推进。

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正酣,位于其中的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材料一期项目生产呈加速增长态势,1月份玻璃原片产量、质量达到项目投产以来最高水平,顺利实现了“开门红”;高新板仓工业园区各项目加快推进,兴储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原中兴能源)光储智能微电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逆变器车间正满负荷生产,光储联合车间加紧建设,将于今年6月投入试生产,计划全年实现5亿元产值……
一个个项目你追我赶、竞相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是我市坚持以抓项目统领经济工作,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的坚定决心与行动魄力。
旌旗猎猎,战鼓擂响。在项目建设战场上,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共识,坚持“三抓联动”“四重并举”,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项目攻坚三年行动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全市统筹组织综合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5次,推动了川南区域医疗中心等312个项目集中开工。这在一年里,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无人机产业基地实现翼龙Ⅱ大型无人机总装下线和首飞;我市实施文旅名城三年行动计划,中华彩灯大世界、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抢”项目、“推”项目、“保”项目。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竞进拉练活动组织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现场看情况、谈体会,对照各自区县实际找差距、说举措。走出办公室,深入项目一线研判形势、解决问题,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常态,加大问题协调力度,成立重大项目管理委员会、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年推动各级协调解决拆迁、用地、资金等项目问题320个,保障了项目有序推进。
一个个重大项目现场会、拉练会等营造项目建设比学赶超氛围,“比”出新气象,“赛”出加速度,也见证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千方百计促投资的力度、速度和高度。
2021年,全市力促省重点、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分别超目标52亿元、47亿元;投资增速止滑回升,全年投资增长10.2%,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自贡一方面抢抓机遇,争取更多项目,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基础优势,集聚资源和市场,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开放作为,在善作善成中把握开放主动。

2021年8月4日,自贡与江苏省昆山市成功签署《昆山市人民政府 自贡市人民政府友好合作协议》和《昆山高新区 自贡高新区产业园区共建协议》,双方立下了携手谋发展新的里程碑。
同年9月4日,市委书记范波在出席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论坛期间,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专访。他表示,自贡将从转型和提升两端发力,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提高国际传播力中体现自贡担当。
今年2月23日,在自贡·宜宾深化合作座谈会上,两地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以落实国省重大战略为纽带,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城市,促进深层次高水平联动发展。
一年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共享成渝战略机遇”主题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相继在杭州、深圳成功举办;第十八届西博会自贡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36个重大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通道建设、数字产业等领域;精心组织参加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速开放合作步伐,取得丰硕成果;自贡彩灯大力实施“彩灯+”“+彩灯”跨界融合发展;鼓励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企业“走出去”,重点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无人机及通用航空、电子信息产业链和昆自合作产业园区、食品及饮料产业园区开展精准招商……
2021年,全市全年新签约重大项目209个,其中工业项目1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全年到位省外项目资金528.55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市上下握指成拳,汇聚力量,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不断让自贡活力迸发。
2月21日清早,在沿滩区政企“畅聊早餐会”上,区委区政府及园区相关负责人与多家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面对面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1月,自贡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0.47小时,位列全省第二,不断提速的国际贸易通关为自贡地区企业带来更大便利。
2021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服务,深化商事改革,新增登记注册“容缺受办”事项,依法高效办理审批22696件,赢得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自实施“两项行动”以后,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持续“加码”的服务,努力做好“店小二”,厚植高质量发展土壤。
“经办干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越来越好,政务服务越来越便捷。”2021年4月19日,重庆市江北区桐君阁益丰大药房张军在市政务中心办公大厅,顺利领到自贡发出的首张“川渝通办”营业执照时说道。同年5月19日,在杭州举行的自贡投资推介会现场,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谈到为何选择自贡时表示“开放、友善、自信是我对自贡的印象,不断追求进步和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让我们投资客商与自贡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更有信心。”经营户和投资客商和的一席席话语,折射出自贡广大党员干部对“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认真践行。
肩负着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职能的市场监管部门,去年,在全省率先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解决问题渠道;放宽登记注册“容缺受办”事项范围,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创新推出“一人通办”制度,开展“一照准营”试点工作;加大“跨省通办”和“川渝通办”工作力度;实施由政府购买,向新开办企业提供首套印章和营业执照免费寄递服务,助力企业开办“零成本”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同时,积极推进审批改革,我市先后出台了《自贡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案》《自贡市市场准入“一照准营”改革方案》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认为自贡的每一份子都是营商环境,比如市民自觉保持环卫工人打扫好的每条大街,每一位司机在斑马线礼让行人……”自流井区社区干部杨艳谈道,市民素质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在不断提升,基层的党员干部们也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苦干实干中,汇聚更多正能量,为城市加分。
当前,全市上下正紧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三抓联动”“四重并举”,深入实施 “两项行动”,为聚力再造产业自贡,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编辑:熊丹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