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郑鑫玉 摄影 罗祥瑞
走进富顺县骑龙镇大田村,绿植环绕的马路蜿蜒平坦,错落有致的民房分布于马路两旁,民房白色墙面上精心制作的油墨彩绘仿佛让人走进了漫画世界。

“这些民房墙上画的是24节气,是村民们共同打造的传统农耕文化走廊。”在去往大田村柑橘产业园的路上,村里的产业振兴专干钱风勇告诉记者,“为了让村里环境更好、村容更美,村民们都很支持、也很积极。”
几年前,大田村是有名的“落后村”,产业发展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为了凝聚民心民力,村“两委”将原村办公室改造为村史馆,讲述建村以来大田人不懈奋斗、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开展党史、镇史、村史教育。同时,修订《村规民约》及实施细则,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守法、孝老爱亲等8个方面开展基层治理,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和“星级美丽幸福家庭”评比,建立自治组织不断增强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乡村自治“大田模式”。

群众转变了思想“里子”,改变了村容“面子”。在大田村近年的人居环境整治中,村民广泛参与住房风貌重塑、村组道路美化示范建设、卫生厕所改造,自发筹资26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筹资200余万元,硬化产业道5.6公里、美化道路6公里。“特别是村里以集体经济联合社的名义在流转全村150余亩撂荒地时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自愿放弃前3年土地流转费,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钱风勇说,干群一心让大田村实现了从“落后村”到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蜕变”。

来到大田村柑橘产业园,一株株柑橘树在基地里排列有序、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给柑橘树修剪枝叶、整理灌溉系统。2019年,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的发展理念,村“两委”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45万元,以村集体名义带头发展一期200亩柑橘种植园和20亩青蛙养殖基地,迈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一步。“如今,我们的柑橘产业园已经发展到三期。”钱风勇说,结合撂荒耕地治理,目前大田村一共种植柑橘896亩。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田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200万元、金融信贷资金80万元,调动群众入股60.1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底气更足。目前,除了柑橘和青蛙产业外,大田村还建成种养循环生猪养殖场、肉兔养殖场、肉鸭养殖场等集体经济项目12个,完成栽植藕田20亩,常年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个。
除此之外,大田村通过延链强链,“飞地入股”建设水果洗筛分拣线,自主经营打造生态“大田冷吃蛙”品牌,探索开发民宿、文创、拓展等业态,大力宣传推介,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2021年,大田村集体经济收入75.75万元,带动群众产业增收超200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结合全镇电商平台构建,搭建电商运营合作机制,拓宽销售渠道,将柑橘、青蛙、莲藕进行线上销售。”钱风勇说。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