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罗乐 摄影 芶思
“村一级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但往往存在村干部人手不够、群众对工作不理解等问题。因此,我们把在家的群众发动起来,推广‘五长治村’治理模式。”3月15日,记者在富顺县板桥镇万民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黎林告诉记者,通过把基层治理延伸到户头,变“干部干、群众看”为“一起干、相互看”,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了发力点,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设“五长” 党支部迎来好帮手
“五长”即“村长”“片长”“组长”“院长”“家长”。村长即村主任,片长由镇驻组干部担任,组长为村民小组组长,院长由10至20户组成的院落农户推荐产生,家长则是各户代表。以网格为基础,村管片,片管院,院管户,各担其职、各负其责,层层压实责任,携手推进乡村社会治理。
“我们村常驻人口大概在1200人,340户,选取了群众比较集中的吊黄楼大院、大坝子大院2个地方率先开展‘五长’治理,推选出了片长5个、组长10个、院长2个、家长31个,增强了村上办事的力量,许多人有了责任也就有了积极性,村里的事变成了自己的事,工作推进上也更顺利了。”万民村副支书王良荣讲道。

明职责 小岗位发挥大作用
“五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村长是村级民主的操盘手,负责“五长”的工作推动和落实,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片长是监督员,负责协调和督促,配合所辖组长落实政策、解决问题;组长是关键,履行组内事务第一责任职责,指导院长开展自治工作;院长是桥梁,上传下达,凝聚民心,收集民意;家长是基础,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配合院长处理院落事务,共同管理院落,形成“村长领头、片长协调、组长专责、院长联络、家长支撑”的“五长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新模式。
李正才既是万民村党支部委员,又是1、2组片长,他感慨道:“‘五长’就是用熟人关系来解决熟人间的问题。以前是有问题找干部,现在是有问题找院长、找组长,有问题先在院内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求组长、片长协调,最后才是找村干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变成了发现问题、协调处理问题,超出职权或确实难以解决的才上报,节省了办事的时间。”
齐打分 满意度群众说了算
在“五长”管理下,各院落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五长”引导户户签订承诺书,人人参与文明创建活动,院内设置积分栏,一户一积分栏,每月进行打分评比,让大家行为看得见摸得着,激发群众主动性,让群众自己想、自己做,让自治力量成为创建主心骨,营造出人居环境“人人关注、人人爱护”的良好氛围。月积分靠前的,优先推荐参与文明户评比,月积分排在末位的,由村长下发整改通知书,“五长”共同监督整改。
大坝子大院院长李正富告诉记者,自从开展了评比后,干没干、干得好不好、大家满意不满意就是明面上看得见的东西了,院子环境变好了,邻里间的关系变好了,生活也更顺心了。
评先进 办好事获得荣誉感
为建设善治乡村,树立文明乡风,村“两委”拿出部分集体经济收益举办“万民好儿媳、万民好邻居、万民文明家庭户、优秀共产党员户”等评比表彰活动,活动采取自荐和群众推荐的方式初步评定出人选,报送村党支部审核,党支部召集评选小组,通过入户走访,考察庭院卫生、邻里团结、家庭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等情况,经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投票表决,最终确定评选好儿媳5名、好邻居5名、文明家庭户10名,颁发荣誉证书,张贴荣誉门牌,让群众看得见学习榜样。
万民村党支部表示,评选活动将持续进行,不断将好的事迹和好的精神在乡村发扬下去,创建和谐文明的乡风环境。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