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成都开展文旅招商推介活动、组织开展工业企业集中调研服务月活动、 召开“三抓联动”誓师大会、举行2022年第一次重大项目建设竞进拉练……这是富顺县“四家班子”的“作战图”。
全县1-2月11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63亿元、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7.17亿元、增长13.7%;预计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6亿元、增长7.5%,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232个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29亿元……这是富顺县交出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持续演变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富顺县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保持“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精神气,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经济指标回暖向好,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牵住“牛鼻子”——抓着项目办
富顺县党委、政府清醒认识到,完成经济指标、改善民生福祉、优化产业结构,归根到底是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实现。为此,全县上下树立项目为王、服务为先的理念,围绕项目建设创新机制,增添办法,在困难中破局,在爬坡中鼓劲,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动力、新活力。

3月29日上午,在代寺镇李子村富顺县绿色稻粱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农技员老李正在为大棚内水稻育秧区的“隆平高科晶两优534”秧苗浇水。老李介绍说,这个大棚里培育的全是“隆平高科”推出的优质大豆和水稻幼苗,他和另一个农技员每天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浇水、施肥。
为迎接育秧中心大棚里这批宝贵的优质秧苗,1公里外的川南稻粱产业科创中心优质水稻品种示范种植实验基地,1台挖掘机在水田里深翻泥土,相邻的水田里5个村民正在用小木桶把高处的泥土搬往低处,村民要用最肥沃的泥和最平整的田为秧苗移栽建“新家”。
这是富顺县重大项目龙贯山绿色稻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繁忙的场景。
该项目以“隆平种业富顺县再生稻研发中心”种业项目为科技支撑,强化与四川农大的产学研合作,以代寺、童寺、古佛三镇为核心,建成30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高粱+再生高粱”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建成5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目前,该项目正抓紧开展土地整理、水电设施完善、加工企业培育、再生稻米品牌打造等工作。

在晨光科技园区防水卷材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一期主体厂房已经完工。厂房外,工人们正加紧实施地面平整和管线安装;厂房内,生产线设备安装紧锣密鼓。正在现场监督施工的项目业主方——四川省新开开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争取在今年5月份开工生产,投产后工业年产值将达2亿元,可解决200人就业。

与此同时,省级重点工程项目S436东湖至富世段福源灏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挖掘机穿梭,打桩机轰鸣,工人们抢在洪水到来前抓紧施工;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在永年镇和安溪镇同时开工。1-3月富顺62个续建项目推进有序,应开工项目37个,实际已开工项目48个,富顺的项目建设跑出了自己的速度。

抓好项目建设,就是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这是富顺人抓项目建设的自信和笃定。
“项目建设有哪些困难?征地拆迁进行得怎样?”“要抓紧推进项目建设,让全县人民分享项目建设的成果。”3月14日,富顺县举行2022年第一次重大项目建设竞进拉练活动,每到一个项目建设现场,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看推进、听介绍、问困难。每当听业主方或者施工方介绍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立即召集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探讨办法、布置任务。县委书记杨斌在现场要求,开展项目建设定期督导,就是要查找问题、发现差距、总结经验,推动项目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发展提供动力。
突出“主战场”——围着企业转
“你们今年的生产订单有多少?原材料涨幅多大?资金上面有没有缺口?”3月15日,在县城晨光科技园区,富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峻山带队到自己联系的企业四川富洲电力器材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拉起了家常”。
3月18日,在最偏远的古佛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永康、县政协副主席张灿带队开展工业企业发展调研,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企业年产值、销售渠道、配送范围等情况,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
富顺县集中开展工业企业调研服务月活动,县领导和职能部门主动服务上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精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为企业加油赋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2月份调研服务活动开展以来,30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领相关部门深入111户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服务,共收集、梳理企业反映问题112件,现场解决问题25件,需下一步协调解决的问题87件。
针对工业企业在融资、用地、用工、政策扶持、市场原料、行政审批、环保、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县抓好政策落实,全面梳理政策法规,制定出台更接地气的“实操手册”,以政策活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富顺县持续推进晨光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孵化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开展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察,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每周调度,按月通报,切实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全面排查、深入清理民营企业账款拖欠问题,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步骤,确保有序推进、应付尽付。此外,还积极开展了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和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专精特新”专题培训、中小企业“银河培训等活动”。
稳定“压舱石”——盯着工业干
今年以来,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工业发展的压力巨大。为此,富顺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结合富顺发展实际,紧盯工业经济搞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经济运行提振工程。
富顺县持续实施工业经济运行“四项制度”,坚持每月目标分解、每月预警分析、每月督察通报、每月约谈提醒,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全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力争一季度工业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
同时,富顺县出台《富顺县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和工业奖补扶持办法》,在支持企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节能安全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规模发展等七个方面进行奖补扶持,进一步细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落实具体措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富顺县主动融入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五年行动计划和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五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一批产业链“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此外,富顺县持续深入实施开放发展和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始终坚持“三个一切”,深化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组织开展工业调研月活动,集中解决一批企业长期反映久而未决的土地、办证、融资等难点、堵点问题,帮助企业稳产达产。加快发展新经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方案》,持续实施“设计赋能”行动,加快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政企咖啡坐”服务平台,搭建政企沟通交流直通车,面对面倾听企业建议诉求,台账跟踪销号管理,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严坤)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