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罗乐 李秋玥
“新桥镇赶场冲村立足村情,发挥党员头雁领航作用,把党旗插上枇杷山,同时内育‘土专家’,外聘乡村振兴人才专员,扩大示范种植面积,集体经济越做越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人才回引效果持续显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4月20日,在荣县基层党建示范拉练活动现场,留佳镇党委书记何永平感慨道。

经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新桥镇1.2万亩“大五星”枇杷成为十里山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3年,新桥枇杷成为全市唯一的水果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新桥枇杷现代农业园区成立,赶场冲村、螺蛳坝村等产业核心区驶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要不是头两个星期村里的党员服务队帮我套袋,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受损。”五一长假将至,赶场冲村枇杷种植户张永权整日忙碌在自家4亩枇杷地里。4月中旬以来,因受强降雨影响,枇杷出现落果、开裂等现象。“那几天,金果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跑上跑下,给张永权等种植户帮了大忙。”村支书郝凯告诉记者。

赶场冲村从2009年便开始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对长期外出务工、年老体弱等农户的失管枇杷进行义务管理。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枇杷种植户们也主动加入,服务队人数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也向开展科技讲座、技能培训,提供销售渠道、品牌包装等方面拓展。

新桥枇杷的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响,离不开循序渐进地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据郝凯讲,这几年,村党支部组织年轻党员、种植大户先后前往攀枝花市米易县、成都市龙泉驿区、眉山市仁寿县等地观摩学习。“目前,我们已经引进贵妃、春花等10个早晚熟枇杷新品种对比试验,推广适宜栽植品质,延长销售时间,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郝凯表示。

“运气好,前年建的枇杷大棚,(让我们)躲过了去年初的霜冻,今年品质也很‘巴适’。”丰收在即,枇杷种植大户虞翠容对自己的好运气记忆犹新。露天枇杷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大棚既防冻害,又防暴晒,还能防鸟啄食。为此,结合枇杷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村党支部动员种植户们适度转型大棚枇杷,预计今明两年将新发展200至300亩。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