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丹青“碎片” 整装再现——在曾上游《自贡百年美术》中畅游“盐都世纪画廊”

2022-05-30 14:40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记者 缪静 摄影 叶卫东

在自贡话里,曾上游的名字与“争上游”谐音,一直以来他也是这么做的——在几十年的文化苦旅中,他始终勇争上游,成果不断。

近日,由曾上游编著的《自贡百年美术》一书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在长达15载的编写过程中,这位勇争上游的有心人,领略了“咸味十足的自贡美术”,尝到了“卤香四溢的井盐味道”。
追寻经典  记录百年

“曾上游总想做成点事。”这是朋友、同事和家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自贡百年美术》面世,沸腾了自贡美术圈。大家都说“这不是一般人想做就能做到的”。挽救挖掘、整理留存、遍访追溯……饱含了一名地方文史爱好者的敬业、专业和一丝不苟,以及对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一方景、育一方文化。纵观百年盐都绘画,无论人物、山水还是花鸟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以及油画、版画等,均有不俗表现,可圈可点。《自贡百年美术》以时间为纲,串接百年自贡之妙墨丹青,对自贡地区清末以来百余年间的美术创作进行了详实细致的梳理总结,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传承有序、多姿多彩、品类齐全、洋洋大观的一隅特色鲜明、面貌清晰的地方美术历史。

《自贡百年美术》收录的清代中后期以来近270位自贡本土画家的1000余幅作品,反映了近现代自贡丹青艺术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井盐闻名地自贡文化的丰富多彩,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千年盐都文化的多元与艺术的魅力。

畅游百年“盐都画廊”,一程山水,一段故事,几多记忆,几多回味,散落在历史中的丹青碎片被一一梳理再现——清代王豫的大笔画花鸟超然出众,令齐白石为之倾倒;宫廷画家王诏的人物及花鸟画,颇为鲁迅称道且亲选十余幅入编《北平笺谱》;王龄出身盐业巨族,书画双绝,名扬巴蜀;“晚清第一词人”赵熙的文人画,笔简意深,高出尘格;有着“荣州二蝶”之称的詹联科、万钟师徒二人,一生画蝶无数,声名远播,几多传奇;享“蜀中刘八哥”美誉的刘克刚,以画八哥堪称一绝,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定入选当代百杰画家榜前十五位。其后,盐都画坛再现“黑马”两匹:一位是善工笔花鸟、人物的吴浩,另一位是以“敦煌飞天”系列油画独树一帜的曾浩……百年自贡的美术渊源与经典传承故事,在这里娓娓道来。

回眸精彩、品鉴经典,除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外,自贡独特的工艺美术——被称为“小三绝”的龚扇、扎染和剪纸,也能从书中找到其传承脉络和佳品力作。

自贡四大盐商之一“李四友堂”后裔李卓身女士感言:“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让我们在享受永恒美丽的画卷中感知先辈们不屈的品性。”

灼灼初心  渐悟真谛

自贡是一座“咸味”十足的“井盐之都”,曾因盐业兴旺而“百业均趋”“富甲蜀中”。盐业经济的发达,成就了自贡昔日的辉煌,也促进了地方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盛名远播的富(顺)荣(县)盐场,也是传统绘画名流云集、辐射周边、多元并立、粲然可观的“大画坊”。

百年来,自贡名家的画作由于没有人系统地进行收集、整理,渐渐消隐在历史的尘埃里。《自贡百年美术》的出现,拭去历史的烟尘,让这些名家和画作再次集结在世人面前,这既是盐都文化的幸事,也是曾上游执着坚守、甘做盐都历史文化“有心人”的必然。

“从小就对写字画画有情结,主要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接受记者采访当日,曾上游在家中堆得如山高的书籍、画作、藏品间穿梭,他记忆力好得出奇,像“活字典”一样,想找什么,就能找到什么。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曾上游,高中时代就常流连于书画市场、二手书市场,看到喜欢的字画,爱不释手,有限的零花钱大多用在了这上面。工作之后,曾上游更是把大部分的工资花在了收藏自贡文化物品之中。

 一次,曾上游在自流井老街闲逛时发现,一古玩店存有一幅落款为雪翁的《眉寿图》,名章为一般人不易辨识的篆文。曾上游描述那幅画:“画作属工笔一路,线条富有弹性,色泽亮丽,所画之物惟妙惟肖:一棵茶树花满枝头,造型生动的寿带鸟正欢快鸣叫……”店主称自己刚以100元从一中年男子手中收购回来。曾上游隐约觉得“有来头”,却未急于出手。回家查阅资料后,他得知“雪翁”为著名画家陈之佛名号,乃中国近代工笔画开山立派的大家。1943年,陈之佛与徐悲鸿、张大千、陈浩东4人联袂在自贡办过画展。《眉寿图》落款表明,该作品是赠给自贡议事会会长王恩溥之胞兄王香溥的80岁寿礼。这幅画不仅出自名家之手,还与自贡相关,曾上游赶紧返回店中,花300元买下。在无数次的鉴赏和鉴别中,曾上游不仅练就了一双“识货”的火眼金睛,更通过一幅幅画作了解背后的故事,对百年代自贡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2006年8月,“丹青自贡——盐都美术作品展”在成都举办,这是全省范围内首个以市州名义在省会城市举办的综合性美术作品展。作为此次异地展的直接参与者,热心肠的曾上游负责画家联络和作品整理工作。这次经历让他萌发了将自贡近百年美术史进行整理的想法,为《自贡百年美术》成书埋下了伏笔。很快,曾上游向市社科联申报立项研究自贡地方绘画(美术)获批,随后便投入到浩如烟海的搜集整理工作中去。

资料零散、不成体系,画作缺失、多数无法考证……沉下心着手梳理,千头万绪的工作令人头皮发麻。“相比资料梳理归纳的耗时耗力,更棘手的问题在于能够查到的书画作品有限,自己掌握的画作实证不足。”为此,曾上游大量购买并认真阅读了许多有关美术的书籍,虚心向学,也在成书的基础工作中渐悟收藏的真谛。

因为一幅画,曾上游会上藏友家中刨根问底,到省博物院及周边城市博物馆、档案馆、收藏市场“寻宝”。遇到需要印证或破解的难题,他托人在北京、成都购买《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四川近代书画家》《益州书画录》等工具书。当需要为作品作解读时,他会虚心向书画界老前辈求教,请求自贡书画名家题跋说明。在海量的资料和画作中,他孤寂而倍受煎熬,同时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浸润、艺术的熏陶,更为家乡厚重而出色的文化积淀,满怀骄傲和由衷自豪。

“知道我在编这本书,大家都很支持。”曾上游说,书中许多代表作来自于朋友们的馈赠,亦或是以画易画交换得来,“这些年,朋友们出车出力为我跑路、翻拍照片,帮我圆这个梦,我非常感激他们。”正是获得大家的认同并感受到朋友们真诚的关爱,曾上游克服了资料硬盘丢失、资金紧缺、画作版权归属等重重困难,咬牙坚持前行,历时15年长跑完成了这部作品。

跨界修身 匠心深藏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自贡市川剧院原美工白志原专门为17岁的曾上游写的一幅字。42年过去,已近花甲之年的曾上游,至今还保存着。不是美术从业者,却成为自贡美术收藏的集大成者和著述人,这样的“跨界”在曾上游的人生中并非第一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严重偏科的曾上游进入社会后,先后在新华书店当过临时工、售货员,搬运分包图书。1983年,自贡筹建恐龙博物馆。曾上游毛遂自荐,成为了自贡恐龙博物馆第一批正式职工——一名炊事员。尔后,曾上游在“锅碗瓢盆”的世界里大展身手,穿梭于沙湾饭店、檀木林宾馆等自贡代表性接待用餐场所。因“悟性高、爱钻研、进步快”,入行没几年就获得市级轻工技能大赛第一名等奖项,其创新工艺菜品“恐龙世界”更是一炮打响,从雕花、摆盘等方面彰显其美学功底和审美情趣。在众多前辈眼中,初出茅庐的曾上游干一行、爱一行,待人做事透着一股钻劲,做出来的东西颇具匠心,不可多得。

“有人喊我去大使馆做菜,我居然没去!”回忆那段“掌勺”岁月,曾上游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可是,谁曾想到,在盐都餐饮业中叱咤风云的曾大厨,又会突然来个180度转身,与古生物化石研究结缘半生。

1986年回到自贡恐龙博物馆后,身为炊事员的曾上游一边学习恐龙知识,一边潜心阅读地质、古生物方面的书籍,更向中科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周明镇先生求教,向本单位的专家们取经。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先后独立出版或与人合著有《恐龙大观》丛书、《走进恐龙世界》《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百问百答》等专著,发表了近200篇恐龙科普、自贡地方文化方面的文章,还多次赴日本、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参与恐龙展出和学术交流,成为古生物学方面的行家里手。

这样的好学之心和执着之情,也充分体现在他对自贡历史文化物品的收藏之中。“资中有一幅孙尔嘉的画!”今年5月上旬,一则圈内好友抛出的收藏信息,让曾上游煞是心动。经过几轮视频和图片鉴别,他隔空下了定论,最终将其“拿下”。这是78年前,民国时期自贡最具名望的书画家、篆刻家孙尔嘉为一对新婚夫妇而作的“富贵白头花鸟”绢画。

在《自贡百年美术》展示的1000件画作中,曾上游的藏品就达到近400件,“一次次出手买画,为的是弥补百年美术作品空缺”。生活中,他对吃穿都不太在意,能节约就节约。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也曾出现过经济“崩盘”,只得拽着朋友“打伙”买画,以藏养藏。

水墨留痕 时空隽永

15年来,曾上游用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执着梳理记录下为自贡美术事业作出贡献的那些人、那些事。这样的笔墨,这样的回溯,不仅书写了自贡美术人物志,也用百年历史长河中悲欣交集的众多人生勾勒出整个自贡现代美术跨世纪的发展和传承,折射出当代美术的走向。

“寻找回来的百年书画世界里,有盐都人的文化自信。希望能够还原这段盐都美术的发展史,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名城尽一份力。”眼下,闲不住的曾上游已经投入他的另外两本出书计划中——《自贡百年书法》和《自贡百年恐龙》,他将它们与《自贡百年美术》合称“自贡本土文化三部曲”。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马莉莎

编审:喻佳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