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周姝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里,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城市上空琅琅的读书声;最美的场景,莫过于全民阅读的画面。
然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渠道、文化消费方式日新月异,全国不少公共图书馆都陷入馆藏陈旧、读者减少的窘境。自贡也不例外。
洪流滚滚,承载着城市文化根脉的图书馆,又是如何应对?
变革和转型势在必行。近日,记者走进我市各区县的公共图书馆,探寻新时代之下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7月9日上午,在富顺县图书馆内,市民张乐选择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快到大门时,她拿出身份证,在自助借还机轻轻一扫,再把书放在感应区,很快就完成了借阅。

随着网络传输与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富顺县图书馆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运营管理方式,大力度建设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为贴心、主动、全方位的服务,致力于打造亲民、舒适、开发的城市公共空间。

“之前的富顺县图书馆在西湖钟秀山上,读者来看书要爬160多级楼梯。”富顺县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玉川只用了一个数据,就道出了图书馆的位置偏远、山高路陡。

这样的情况,在2019年起开始得到好转。在富顺县西城魔方街这一交通便利、城市人口聚居的区域,开设了一座温馨的“城市书房”,有藏书6000余册,并配备电子借阅机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配备电脑方便读者网上查阅资料。

2021年,富顺县文体中心内又多了一座“24小时智慧图书馆”。在这里,读者只需要刷身份证,便可入馆免费阅读,办理借书、还书等业务,感受自助阅读的乐趣和便捷。在这里,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和全智能化远程管理,馆内的空调、灯光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均可通过智能系统远程设定和调整。

2021年11月,“山上”的富顺县图书馆,结束了它43年的书香历史。一个多月后,位于富顺县委党校内的新馆开启试运营阶段,这里毗邻富顺县文体中心、总部经济商务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新馆正式开馆。


点开富顺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数字资源板块下,设有“阅见美好”“中华连环画”“每周一展”“汇雅电子书”等栏目,“装”有30多万册电子图书。
“拿出手机就能找书看,感觉图书馆随时随地就在身边。”读者罗鹏说,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不怎么读书,近日浏览富顺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大学时期没看完的书,顿时起了兴趣。“重拾阅读的感觉,很好。”
“数字化图书,使公共图书馆突破了以往传统服务模式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为市民提供了查阅图书的全新渠道。”李玉川说。
在这里,悦动着各种智慧元素。在多功能自助终端机上,使用身份证,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注册,身份证等同于借书证;借到心仪的书本后,放进图书消毒机,只需要30秒就能完成消毒。

此外,24小时微型图书馆、大数据实时发布、朗诵亭、图书查询一体机、移动盘点车、自助借还机、RFID安全防盗门等设施设备,都带给读者更为便捷贴心、更为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硬件设施的不断变化,也在告诉读者:来这个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图书馆吧,这里与以前不一样了。一楼为视障阅览区、图书报刊阅览区、少儿阅览区和综合自习区;二楼为图书外借区、多媒体阅览区和咖啡吧;三楼为古籍书库、普通书库、古籍修复阅览区、地方文献阅览区、多功能厅和办公区域。而且,全馆实现无线网全覆盖,并配有新风系统。

“从试运行到现在已经接待了3万余人次读者,不过读者还是以年轻人为主,许多老年人群体还不知道我们的新馆。”李玉川表示还将联合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各年龄段读者走进图书馆。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