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周姝
7月16日,在自流井区荣边镇第十届葡萄采摘节上,中国曲协会员、市曲协主席、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萍与本公司的12名曲艺演员同台合作。8个曲艺节目轮番展示,让观众得到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自2014年起我市开始重拾曲艺,目前约有10来个曲种能够登台。“以唱为主”的有清音、竹琴、琵琶弹唱等,“以说为主”的有谐剧、相声、评书、金钱板等,“载歌载舞”有如车灯、莲厢、盘子等,不同曲种以各自的艺术魅力展示于各大曲艺舞台之上,从而满足不同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18年,市歌舞曲艺演艺公司着力打造“一路芬芳”曲艺品牌,每年推出一台高品质曲艺晚会,并走进学校、社区、乡镇巡演。

“这场演出正是‘一路芬芳’曲艺专场巡演活动,今年的巡演从1月开始,走进我市各社区和乡镇,至今已经举行了14场。”林萍告诉记者,“一路芬芳”曲艺专场巡演成功纳入四川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这对曲艺的推广传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演员队伍也在巡演中不断创作曲艺节目,提高自身业务。

曲艺是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如何让它在新时代里闪耀光芒?成为自贡曲艺人努力探索的课题。

“整个公司仅有13名曲艺演员,平均年龄近50岁,老龄化严重。”林萍称,为改变这一局面,一方面鼓励舞蹈演员积极转型,另一方面正与相关院校洽谈校企合作,培养曲艺人才。同时,正在挖掘更多曲艺种类,曲艺情景剧《似水流年》中就首次尝试了四川扬琴这一曲种。
为了练好唱腔,让林萍颇费了一番功夫。“最难的就是开口唱,为了练好气息,我从去年10月就开始坚持游泳,增加肺活量。”林萍说,在《似水流年》中有两段扬琴合唱,长达15分钟,为此,自己每天坚持早上7点半到排练场,加练一个多小时。

不过,当看到传统曲艺形式的缺失,作为一名曲艺人,林萍深感传承的重要。为此,她挤出休息时间,与盐都山水社区文艺爱好者“结对子”,每年都会教他们两到三个曲艺节目,并走进大湾井小学、兴隆镇中心校教孩子们学曲艺。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马莉莎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