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心血管介入团队与麻醉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紧密配合,成功完成两台高难度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填补了自贡及川南地区两项技术空白。该两台手术为自贡地区首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型先心病介入封堵;川南地区首例氧化膜单铆VSD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

4岁的小飞飞笑起来天真烂漫,但因“心病”困扰其父母多年。原来,小飞飞出生不久后就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具体病种一直不明,直到今年初,经该院与市红十字会共建的儿童先心病筛查中心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嵴内型)、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返流(少量),这意味着小飞飞的小心脏里,多了两个“小心眼”。
嵴内型、干下型因缺损位置高、紧邻主动脉瓣一直被视为介入手术的“禁区”。小飞飞的父母不愿让孩子受开胸手术之痛,一直多方寻找其它治疗方案。经多方咨询,小飞飞的父母得知市一医院儿科心血管介入团队已顺利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17年,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儿科一病区副主任贾鹏已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先心病介入手术后,怀揣着希望前往医院。
在了解到小飞飞的病情及家长的诉求后,贾鹏结合多年的手术经验,以及目前国际国内心血管介入技术新进展,决定突破常规,另辟蹊径,借助新技术及新型手术器材,挑战传统介入手术“禁区”,为小飞飞堵住这两个恼人的“小心眼”。
术前,团队精心准备,反复讨论技术细节、预演操作步骤,于7月13日下午由贾鹏主刀进行小飞飞的手术。术中造影显示,管状动脉导管未闭、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紧挨主动脉右冠瓣,手术难度同术前预估。团队成员配合默契、熟练操作、不急不躁,按预案流程步步推进,先后攻克缺损定位难、建轨难、影响主动脉瓣开合三道主要难关,最终选择新型VSD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成功;随后使用第二代Amplatzer PDA封堵器顺利封堵小飞飞未闭动脉导管,手术在两小时内顺利结束。术后超声检查示,两个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无残余分流,未加重主动脉瓣返流,心电图无异常。
与小飞飞同一天完成先心病介入手术的还有一位小朋友,涵涵。涵涵是一名合并巨大膜部瘤、三尖瓣中-大量返流的室间隔缺损患儿,曾有院外评估需开胸手术方能治愈。术中团队选择氧化膜单铆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一次性成功封堵缺损,此为该型封堵器在川南地区首次使用,再次打破地区空白。术后超声检查示,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无残余分流,三尖瓣返流改善为少量返流。
术后第二天,两位小朋友就下床跑跳,恢复往日正常活动,体表没有疤痕,完全看不出一天前刚刚经历了高风险、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术后第四天,小飞飞、涵涵在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出院。两个孩子,获得健康童年;两个家庭,重拾欢颜。
儿科心血管介入团队在贾鹏副主任的带领下一直坚守医者初心,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完成更高难度的先心病介入手术,真正做到“不开刀”根治先心病,为广大先心病患儿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自2005年在川南儿科界率先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为四川省第一批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定点医院(包括内江、宜宾地区)。科室拥有成熟的儿童心血管介入团队,具有国家先心病介入诊疗资质,依靠该院先进的设备以及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撑,儿科能独立完成儿童常见先心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瓣膜狭窄等)的介入诊治,每年能完成数十例先心病介入手术,无一严重并发症。作为孩子健康的守护人,儿科团队以真正做到“不开刀”根治先心病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让更多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杨弘毅)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