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曾鹏程
门前花园,屋后菜园,住上别墅,享受自来水、天然气和互联网……对于荣县铁厂镇黑观音村2组村民邓学荣来说,现在的生活别提多幸福了。“最关键的是,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8月17日,他向记者说起如今生活条件的便利和安全时,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邓学荣以前的住址在山崖下,在地质灾害风险排查中,被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到下雨天就担惊受怕。”邓学荣说。铁厂镇在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中,采取避险搬迁与隐患治理双管齐下,邓学荣家就是避险搬迁中的一员,2021年7月,他搬迁至现在居住的观音坡安置点。

在观音坡安置点内,像邓学荣一样受地质灾害隐患影响的搬迁户共有41户154人,他们从原先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较大的原住址搬迁至交通便利、水电气三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户户小别墅的村民新村。“我家二层小洋楼,120个平方米,有大露台,自筹资金才1万多元。”邓学荣说。
铁厂镇党委副书记贺春燕介绍,黑观音村大部分辖区属穹隆地貌,遍布奇石断崖,自然风景秀丽,尤其以石笋沟为最。但同时,陡崖孤石多,地灾隐患也多,属于荣县地质灾害中风险区。2017年,荣县县委县政府启动黑观音村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

“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和集体讨论,我们认为治理地灾隐患,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做到治理在前。同时,治理工作也要兼顾经济发展,这一想法得到了镇上的认可和支持。”黑观音村党总支书记刘兰英介绍,该村决定采取隐患治理与避险搬迁同步走,避险搬迁与增减挂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理工作。全面整合政策资金,采用多点位安置,选定了观音坡、窑湾子、山王庙、黄家岭4个搬迁安置点,既大大减轻搬迁户房屋自筹压力,又减轻建新区占地压力。目前,已建成观音坡和窑湾子安置点,剩余2个也完成了平场、设计等工作。
避险搬迁迅速推进,隐患治理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荣县投入地灾资金791.5万元完成了原山王村九组、高石梯、井荣路和铁炉坝等排危项目。
“经过测算,避险搬迁后旧宅基地复垦,户均复垦面积约0.83亩,拆旧区户均增加耕地面积0.55亩,预计共94.22亩。目前已经完成复垦58亩。”刘兰英告诉记者,如何让复垦土地发挥效益,鼓起村民的腰包,是黑观音村要写好的地灾隐患治理“后半篇”文章。

该村将复垦土地集中流转给3户家庭农场耕作,且前3年免收流转费,用于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荒坡治理,修建茶叶加工厂,每年明前茶制作期,租赁给收茶客商和村民制茶。从2020年开始,黑观音村连续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破百万元。
同时,依托石笋沟内地质景观突出,种茶历史悠久,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茶旅融合发展。目前,沟内发展农家乐5家,每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