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为一名76岁房颤患者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脑卒中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因长期口服抗凝药带来的出血风险。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心血管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也可让更多房颤患者获益。
76岁的雷阿姨受房颤困扰多年,以往还有消化道出血史。房颤对她来说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导致中风。令她最苦恼的是,长期口服抗凝药,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但不吃药,就有中风的风险。
为摆脱这一困扰,雷阿姨来到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就诊。经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肺静脉CT造影等检查,医生发现其左心房明显长大。该院心脑血管科团队认真分析病情后认为,雷阿姨接受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高卒中及高出血风险,最后决定为雷阿姨实施单纯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次日,雷阿姨便可下床活动,数日就出了院。
据心脑血管科医务人员介绍,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无需 开胸,经患者股静脉处穿刺,将封堵器通过患者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最后穿刺房间隔送入左心耳中,释放封堵伞,将左心耳完全封闭,从而避免血栓脱落导致中风。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无需长期抗凝。该手术为“抗凝和出血”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王丽)
编辑:张美琪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