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行好职责,不负人民的重托”,这是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沿滩区兴隆镇舒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她,始终以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态度,依照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努力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她从2002年1月担任村干部以来,先后担任过村计生专干,村秘书、团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职,无论身居何职,她都能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从而使舒滩村逐渐改变了陈旧面貌,带领群众走上了持续致富的道路。

爱岗敬业强化基层治理
自从2021年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李晓燕就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谨慎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是一切”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以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来办好每一件事,树立起了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好形象,拉近了代表和群众的关系。
关系近了,大家在发生矛盾纠纷时也愿意找她来评判调解。由于调解时秉持公正的态度和情与理相融的方法,她总能化干戈为玉帛,今年以来,就已经接待了群众来信来访100余次,成功调解纠纷20余次, 很少有矛盾反复的情况出现。既熟知各项方针政策,又深谙村俗民约,即使没有专业的法律背景,但她却是村民心中令人信服的“乡土律师”,真正做到了德治与法治结合,强化了基层治理。
心系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李晓燕对于乡村振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天天和村民们打交道,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跟我的亲人一样,乡村振兴对我来说不是多么宏大的愿景,就是踏踏实实地干点事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好。”舒滩村尽管占据地理优势,但一直以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交通安全隐患大大增加,李晓燕看在眼里,忧在心间,急切地想要改善这一状况。镇村没有资金,她便自己募集,从开展茶话会充分动员、路灯线路规划到灯具采购、联系施工队安装,村里200多盏路灯立起来了。那灯光照亮的不仅是夜晚,更是村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
百姓生活既要好更要富,除了基础设施改善李晓燕还聚焦产业发展。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走访,她为村民找到高粱种植这条路子,并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在她的带领下,仅今年村民们就发展高粱产业高达1000亩,增加收入17万元。同时,她也尽力帮扶本村特色产业户,主导修建了蘑菇种植、苦荞冲水库等三处产业道共1500米,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们运输难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舒滩村种养大户并且进行引导宣传,还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本村低保户、贫困户等家庭的困难人群,也规避了返贫风险。

善用优势保卫乡村健康
在成为人大代表之前,李晓燕兼职乡村医生,深受广大村民的赞誉和好评。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身为人大代表并且懂医学的她,义不容辞地扛起来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她不但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宣传,组织一批又一批村民注射新冠疫苗,做到“应打尽打”,同时针对那些不会注册使用防控小程序的群众,积极入户帮他们申请健康码,教会他们进行在线申报。不仅如此,她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主动承担起返乡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严格遵循相关制度、政策,一天两次为返乡者们量体温、测核酸,始终尽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
除了疫情防控,她还充当起村民们的“家庭医生”,大家伙有个头疼脑热,都爱问她。除了日常的疾病、保养咨询以外,她还对本村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走访,随时检查患者以及药品的状态,给出诊断建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困难人群的看病难问题。她永远热情洋溢、劲头十足的状态给了患者鼓励,也驱散着他们心里的阴霾。
“信得过、靠得住、干得好”是村民们对区人大代表李晓燕的一贯印象,这也是让她感到自豪的源泉和敦促她前进的动力。李晓燕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一线奋斗的普通一员,都在努力为一方发展增砖添瓦,践行着作为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明鑫)
编辑:李国波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