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此刻正紫镇的田间地头正弥漫着丰收的喜悦,饱满的大豆、开得旺盛的菊花、黄橙橙的爱媛柑橘……昔日辛勤劳作换来了今日的丰收。
10月21日,在位于正紫镇坟嘴山村的一处撂荒地里,竞相开放的金丝皇菊惹人注目,而行垄之间则是大豆挂满了饱满的豆荚。两个“黄金搭档”彼此和谐共生,长势良好,为当地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这种套种模式起初源于当时正好有路径引进菊花种植,以期打造菊花产业,而菊花种植本来就有行间距,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大豆。
在正紫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今年撂荒地被充分利用起来,由村和当地的家庭农场合作,用于菊花和大豆作为一种套作模式的初期试验。“虽然经过今年夏天的干旱,但是大豆没受到多大影响,仍然颗粒饱满,菊花总体也长得可以。”正紫镇张熙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熙说道,试验效果总体情况可行,接下来,还将吸纳更多农户加入进来,大力推广这种模式。

荒地变“金”地,整治撂荒地30亩实行大豆+金丝皇菊的套作模式,可实现产业型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产业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村产业型集体经济年收入近45万元。
中药材是正紫镇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各类中药材年产量达到了5000余吨,总产值4000余万元。而柑橘也是正紫的另一优势特色产业,全镇面积9360亩,产量13102吨,产值4359万元。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香炉寺村和坟嘴山村,目前枝头上挂满了黄橙橙的爱媛38,目前正进入成熟期,月底便可上市。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这样一处处“丰”景,正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不论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还是柑桔产业发展,正紫镇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明方向、支部引领强根基、专合社牵头搭平台、校企合作增活力、群众参与活源头’,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整合和发挥各方资源,进一步挖掘潜力,围绕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正紫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刘瑞 徐振宇)
编辑:张驰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