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肝昏迷,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这种疾病是由严重的肝病和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其主要特征是意识障碍、昏迷以及行为失常。简单地说,就是因为“肝病”出现了“脑病”,这里的“脑病”是指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市一医院感染科主任游春芳介绍,肝性脑病大多数情况是发生于有基础肝病、肝硬化或肝衰竭的病人;发作时可以表现为情绪激动、烦躁易怒、食欲下降、恶心、呕血或大便带血,晚期发病会出现嗜睡、昏睡、昏迷、丧失疼痛反应。起病急骤的肝性脑病可在数日内迅速进展,严重者可出现死亡。
“像肝病患者突然出现症状加重、并发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病人的高蛋白饮食或者继发细菌感染、便秘、尿毒症,或手术、麻醉及服用镇静安眠药物等情况就要警惕发生肝性脑病的可能。”游春芳说,从预防的角度来讲,肝病患者应该规律饮食与作息,鼓励少食多餐,每天可进食4至6次,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避免“伤肝”;戒烟,日常饮食避免硬食、油炸食物;注意保暖,戴好口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如果患者出现情绪躁动、手抖、话多说不清、睡不醒,甚至大小便失禁,就要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彭晓琪)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