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干旱在继续,荣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也没闲着。3月2日,荣县老科协就组织10多名粮食种植和畜牧养殖老专家志愿者走进田间,献良策指导干部群众抗旱春耕;走进规模养鸡场,献良方指导科学养殖。
在天宫庙村已经播种的成片“豆玉豆”田间,农业老专家但旭平等一行走进田间,揭开地膜看到已经发芽的豆苗时,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抚摸幼嫩的豆尖,并仔细观察旱情对豆苗的影响程度。

10多名荣县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泰斗”们,通过一看二观察三听介绍后,对科学应对旱情、不误农事闹春耕下了一剂三味“处方”:水稻播种在即,可以加大旱育秧力度,用旱育秧取代水田育秧,以解决无水育秧的难题;旱地播种或移栽玉米苗、辣椒苗,先对整理好的苗床地进行地膜覆盖,这样既可保持土壤水分缓解旱情,也能控制杂草生长;对靠天降雨种植水稻的田块,在靠天无望的情况下,尽早改种旱粮作物。老专家们一边说,镇农业技术人员一边记,表示用好“良策”,适时播种夺取粮食丰收。

离开菜花绽放的田间,老科技工作志愿者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荣县海牧牧业智能化养鸡场,这是目前川南养鸡规模排名前列的大型鸡场,目前存栏蛋鸡60万只。他们对养鸡场业主丁时海“开良方”:你每天要给每只鸡儿喂足0.08斤豆粕;把鸡场的温度控制在25至28度之间……(蒋兵)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马莉莎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