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王乐乐
“今年,沙鱼坝社区警情同比下降22%,接处警、治安案件双降:铸钢花园居民主动缴纳物业费比例提升31.6%;马冲口街道社会评价满意度提升至91%……”3月17日,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数据,大安区马冲口街道党工委书记熊文件倍感欣慰,向记者道出了民心转变和背后的不易。

马冲口街道沙鱼坝社区,其铸钢花园(自贡市公租房)和铸钢印象小区(大安区安置房),共15000多居民,特殊人员多、治安案事件多、矛盾纠纷多等问题,给社区基层治理带来不小难题,“不好管”是所有社区干部对此的评价。
2021年,马冲口街道以党建引领打造的社区治理微品牌——“铸钢驿站”,在铸钢印象小区挂牌,下设综合服务队、党员服务中心、民情信息中心、社区警务室、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乔剑调解室,让曾经基层治理的难题找到了新解法。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阵地,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底,沙鱼坝社区正式接手铸钢花园小区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楼上高空抛物屡禁不绝,居民怨声载道,物业费收缴困难,沙鱼坝社区党委书记乔剑认为,改变居民的意识,才是根源。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很快,党委牵头,党建下沉,直面基层痛点。由社区党委牵头,把支部建在网格上,通过张贴告示牌、增设夜间巡逻、开展法律知识宣讲等,让居民们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转变,随着综合服务队力量的渗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如今,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高空抛物现象几乎为零,让小区“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不仅如此,综合服务队在发现问题隐患、强化治安巡逻等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去年6月,队员们在铸钢花园小区9栋楼下巡逻时发现顶楼冒烟,队员们第一时间疏散群众,采取断电、拉警戒线等有效措施,避免了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黄警官,快来看看,我们车里的财物被偷了。”去年年底的一天早上,社区民警黄祥坤的电话骤然响起。挂了电话,黄祥坤和队员们赶到铸钢印象小区车库现场了解情况,并通过社区警务室公安系统监控,排查可疑人员。很快,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几名嫌疑人浮出水面,为居民挽回价值2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社区警务室还可以办理部分派出所业务。”在“铸钢驿站”社区警务室,马冲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吴雨蔓向记者介绍。考虑到沙鱼坝社区居民人口较多,办理业务量较大,本着便民的宗旨,街道与当地派出所联系,接入公安系统专网,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将公安系统专网接入,为老百姓办理部分派出所业务的社区警务室。在得知可以不用跑更远的地方为孙子办理户口迁移时,居民李婆婆直呼“方便”。
在驿站的另一端,乔剑调解室里,矛盾纠纷登记表、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调解卷宗等材料被整齐地放在角落,“化纠纷、破难题”的字样,也已在居民心中根深蒂固。“前期通过矛盾调解,如上升到司法程序,作为调解人,我会将调解的纠纷达成协议后,通过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依法予以确认,最终产生法律效力。”乔剑介绍说,调解室的成立,化解了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也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中的另一个特色。
一件件,关乎着居民身边的点滴“小事”,也是社区人心里的一桩桩“大事”。
“铸钢驿站”随着公安、法院等职能的不断整合,来自家门口的暖心服务,让这里也成为最受周边居民欢迎的地方。“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居民的幸福指数,值了。”熊文件说。截至目前,沙鱼坝社区四类案件零发生,居民们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不到中午,暖阳透过玻璃门窗洒进办事大厅,墙上的五个“第一”,在阳光的折射下格外耀眼,也让街道、社区为民服务的干事热情,得到了充分印证。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