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自贡日报社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自贡篇章

2023-03-27 08:15 自贡网

0

分享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后圆满结束。这是在开局起步之时,开展的一次主题突出、安排合理、学风端正的高质量思想“充电”,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这一课以激情豪迈、力争上游之势拉开了擎旗奋进的序幕,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之威擂响了催征奋进的战鼓,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之志宣示了再建新功的决心。

在为期5天的紧张学习中,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整体把握、系统领会、一体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战略部署及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自贡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的过程,因此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常学常新的过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每一句都有深刻含义、政策含量、价值取向,必须反复研读、深入思考、全面把握、吃透核心要义,才能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明晰路径、增添措施,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自贡现代化建设。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是省委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的战略谋划。从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到本次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就是贯彻党中央、省委精神,立足市情特征,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进一步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将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与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狠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在本地本部门落地落实、终端见效。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完全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省委赋予自贡的使命任务高度契合,与自贡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融圈强极”战略,就是把自贡摆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去考量,融入成渝都市圈实现借势发展,同时携手宜宾-泸州副中心,助力做强次级增长极,提升自贡在全省大局中的战略位势和发展能级。省委明确将“四化”中的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市委提出“工业强市”战略这个“一号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全市的主引擎作用。“文旅兴市”战略,就是积极发挥自贡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我们还要以更大力度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乡村更加和美。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自贡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新征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尤其是在当前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宏观经济继续承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和省委指引的方向,以奋斗奋进姿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自贡现代化建设事业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自贡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各级组织,关键在党员干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把上级的政策吃透、把自身的家底摸清、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把发展的思路谋好、把工作的对策落实,要敢于大声喊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全力以赴去“拼”、攻坚破难去“闯”、务实笃行去“干”。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市委“四大战略”落地落实,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自贡篇章,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狠下功夫真抓实干、坚韧不拔埋头苦干,努力绘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壮美画卷。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