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周嘉
3月30日,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项目建设现场,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不止,各色卡车往来穿梭运倒渣土,工人们紧张有序施工,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把建成独具特色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从蓝图逐渐变成实景。

同一天,位于园区的江阳磁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一季度,订单量预计近亿片,产值达5000万,“这批订单销往上海、浙江、贵州等地,也出口海外。开局很好!”
行走在春日里的富顺,从项目建设现场,到繁忙的企业车间,犹如一部动力十足的引擎,高速运转。
近年来,富顺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心全意推项目,加快转型升级和跨江发展,聚力打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结构性重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轰鸣不止。

3月26日,富顺县召开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乡科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开班式,主题报告就如何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强市”和县委“工业强县”战略,再次做了阐释,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主支撑。
与会人员形成共识,必须把强化工业支撑作为富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选项。
为何要突出工业优先?“省委在‘四化同步’中突出新型工业化的作用,在具有四川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突出工业主引擎作用。”富顺县委负责人表示,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突破,以产业突破实现经济整体提升。
“这也是富顺发展的迫切需求。”富顺县晨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富顺县晨光经开区磷酸铁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10万吨含油钻屑资源化综合利用中心等多个项目实现当月集中拿地、当月集中开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不仅为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带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发展。
眼下,富顺晨光经开区已吸引上百家企业落户,一批又一批高端制造、新材料化工项目相继落地。该园区先后获评全省首批“51025”重点产业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

得益于园区的聚势赋能,企业也尝到工业化的“甜头”。作为我市专业从事含氟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开发的龙头企业之一,位于晨光经开区的四川西艾氟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等含氟系列产品年产2000吨的装置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5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在“工业强县”的战略指引下,全县上下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做大工业经济,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至2月,富顺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较去年末回升39.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居全市第一。预计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
工业经济挺起了富顺县跨越发展的脊梁,新材料产业无疑是最强的那根筋骨。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驻富顺晨光经开区的工业企业。“我们的氟材料持续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国内领先,拥有氢氟酸、氟立昂、氟聚合物应用、研究、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中昊晨光负责人介绍,氟材料是中国中化公司重点发展的“15条重点发展产业链”之一,也是晨光院“深耕”50年的产业。
以中昊晨光为“龙头”,富顺县借力东风,不断为新材料产业发展聚力。

“目前正在进行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经开大道A段500米道路已完成路基、水稳层、路沿石铺设,预计4月初完成黑化、绿化和亮化工程;西四路已完成道路路基铺筑。”在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伴随着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的轰鸣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跨江发展区建设包括经开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临港物流基地,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重点依托晨光化工研究院生产研发优势、立足富顺页岩气资源禀赋,坚定信心走以氟硅化工及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新型化工之路,全力打造以氟硅化工及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为特色,化工新材料制造与应用于一体,前瞻发展页岩气及新能源产业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富顺县还成立了晨光经开区氟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联盟,全面提升氟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整体的技术研发及制造水平。成渝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富顺揭牌成立,也为该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国家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带来重要契机。
新赛道上,“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
今年以来,富顺县围绕氟化工产业突出延链补链优链,成功签订西南地区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产业项目、油樟深精加工产品产业化应用项目、防腐科技研发及设备制造项目、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项目等投资合作协议19个,总金额达43.8亿元,涵盖了“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在内的多个领域,力求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升级。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马莉莎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