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评论 | 构建产业新体系 激活发展“新引擎”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

2023-04-04 07:39 自贡网

0

分享

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统筹协调、竞争力强的“2+3”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到2025年突破1000亿元。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要在把握时与势中坚定信心决心,勇担时代使命,抓住机遇、铆足干劲、攻坚破难,奋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自贡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服务业连着民生、连着就业、连着税收,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去年,服务业贡献了我市46.6%的GDP、69.5%的固定资产投资、58.4%的税收,是全市经济最大的正能量。面对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必须更多地向服务业要消费潜力、投资动力和创新能力。服务业还是稳定就业的“容纳器”。2022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过54.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0.1%。服务业更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底,全市18.8万各类市场主体中,服务业市场主体占到近8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服务业实现了长足发展。省委把服务业作为“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抓,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委鲜明提出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产业是根本支撑,服务业是重要支柱。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着力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大提升。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要明确方向攻坚突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我们要聚焦特色优势,主攻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两大重点产业,抓牢商业贸易、医疗康养、盐帮美食三大支撑产业,捏指成拳,重点突破,构建起与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要聚焦全域一体、协同共兴,做强中心城区核心板块;壮大荣县、富顺县“两翼”;以改造后的G348为主轴线,培育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带,优化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要聚焦龙头引领、载体升级,强化项目支撑力、平台承载力、主体带动力,夯实服务业发展新支撑。要聚焦创新驱动、融合赋能,以创新添动力、以融合促发展、以品牌提价值、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独特的“盐龙灯”和红色文旅资源是我们推动文旅大发展大繁荣的底气所在、关键所在。我们要努力培塑“标志性”文旅品牌,擦亮“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城市名片,聚焦全域旅游做好顶层设计,突破行政区划抓旅游,跳出单个景区看旅游,将市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一个大景区系统谋划。要突出“市场化”根本取向,面向更大市场壮大文旅企业,围绕游客需求开发文创产品,对接多元渠道开展宣传营销。要改善“基础性”设施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加密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A级公厕、安全设施等;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购物消费、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探索打造智游自贡手机APP,通过不断优化数据覆盖和功能应用,实现“一部手机游自贡”。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要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川南渝西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要发展,通道是关键。我们要加快畅通物流通道,聚焦“外联内畅”建强交通体系,聚焦“通江达海”融入通道网络;要持续做强枢纽功能,加快提升平台效能、完善口岸开放功能、提高货物集散能力;要促进融合聚集发展,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联动,促进物流和商贸集聚成势。

时间如金不可负,唯有实干长精神。全市上下要以此次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创新体制机制,培塑一流环境,凝聚工作合力,全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在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的新征程中实现更大作为。(自贡日报评论员)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