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罗乐 摄影 宋姿熠
5月中旬,荣县新桥镇的枇杷收获季进入尾声。今年,得益于品质提升和宣传推介,1.2万亩“金果果”被热情的线上买家和线下采购商一扫而空。连日来,不待品味增收致富的喜悦,种植户们又纷纷扎进枇杷林,马不停蹄开始新的耕耘。

“枇杷采收后的修剪很重要,必须要早。一般是对细弱的采后枝、病虫枝、枯枝进行删剪;对粗壮的采后枝进行短剪,促发壮实的夏枝。”5月15日,枇杷售罄后的第五天,该镇种植大户谭永德一大早便在枇杷林里忙活开了。
枇杷是一种需要精细化培育的水果,每年5月至次年4月是枇杷的一个管理年度。当天上午,围着枇杷树转的还有种植户李明琼。据她讲,枇杷采摘后,一定要施足基肥,而且要早施、重施,一来是为了恢复树势,二来是为了培养健壮充实的夏梢,确保7至8月份花芽分化,秋冬季节早抽高质量的花穗。
枇杷在高温、积水、湿度大的夏季,极易发生枝叶病害,因此防治病虫同样关键。当天下午3点,新桥镇大五星枇杷种植专合社工作人员遥控大疆T20无人机,采取统防统治的模式,对数十亩枇杷林进行集中喷洒农药。

对于新桥镇的枇杷种植户来说,“一茬接着一茬干”成了一种习惯,“一年更比一年好”成了一幕愿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桥枇杷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枇杷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既循序渐进地开展技术更新,又紧跟市场脚步推进产品换代。
据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吃得苦、肯受累、对做大做强枇杷产业有前瞻眼光的枇杷种植户有不少。近年来,在中、省、市相关扶持资金的带动下,不少村开始适度转型发展大棚枇杷和喷灌枇杷,增加有机肥施用率,带头摸索应对霜冻、干旱等气象风险的做法。
“最近两年,我们聚焦枇杷产业现代化、智能化,多方争取扶持资金,鼓励种植户建设枇杷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全村枇杷大棚面积达60亩,下一步还计划新发展200亩。”赶场冲村位于新桥枇杷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党总支书记郝凯信心满满。
“下一步,我们还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拉长枇杷销售时间,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带头,与供销社、专合社‘三社融合’发展,实行农资配送、病虫害防治等统一经营服务模式,规范枇杷种植管理。”该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