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周嘉 宋姿熠
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洗礼,沱江盐船远去,历史余韵仍留驻千年盐都山水之间——如今的狮市古镇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四川第三批最美古镇古村落。
初夏,步入狮市古镇,行走在狭长的油坡房街,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精美的祠堂宫观引人无限遐思,看着老茶馆里老人们慢悠悠地啜茶,时光被拉得悠长,仿若回到了曾经人声鼎沸的古镇。

走进狮市古镇,整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耸立于悬崖之上的吊脚楼,古朴沧桑,穿镇而过的沱江水,泛着粼粼波光,映入眼底,让古镇更多了一份山水诗意。

当水墨画卷从纸上醒过来,就成了狮市古镇的模样。
古镇的建筑从江边攀岩沿山脊而上,在江边狭窄的六七百米长的山坡上,开辟出由下而上的11层台阶式街道,形成“街宽不过六尺,地平不过六丈”的特色;狮市的房屋、店铺,几乎都是一楼一底的竹木结构,属典型的明清川南建筑;沱江边上,临江建筑都是吊脚楼,开窗几乎都向沱江右岸,俨然一幅“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击破水中天”的画面。

据考究,狮市古镇最早的古街、古民居,始建于1691年,即清朝康熙三十年。自明代起,政府数次对街巷进行修缮,使传统建筑群落至今可睹原貌,尤其是狮市有名的袁家大院、南华宫、川主庙、胡家祠堂、古戏台、古街道,完美地展现了川南古镇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沱江如霓虹彩练,穿狮市古镇而过,使狮市古镇充满无限的动感。临江望去:沱江两岸翠竹成林,江上水鸟翩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而鳞次栉比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狭窄的山脊上,木柱粉墙,层次分明,半镇青山半镇楼,使古镇与山水浑然一体。
由于明末清初四川是战祸重灾区,历史上发生过“张献忠剿四川”事件,清朝政府采取移民政策,将鄂、湘、赣、粤等省百姓迁往四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即“湖广填四川”。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移民们在四川各地修建起两湖两广各地的“庙会”,作为增进移民乡亲同胞联系和聚众、议事的场所。

受山岭和沱江限制,狮市占地面积很小,比不过沱江下游的诸多古镇,但小小的狮市依然拥有“三宫五庙”:天后宫、禹王宫、南华宫;川主庙、文昌庙、药王庙、鲁班庙、牛王庙,后来还增加了一座观音阁。这大小9座庙宇,除禹王宫被彻底拆毁外,其他8座都还有残存的楼、台、堂、所。

尽管沿途所见的庙宇多是断壁残垣,但从那些残存的精美雕花、繁复的楼台亭阁,依然可以看见它们的建筑艺术之精美,感悟当初建造者技艺的巧夺天工。
在油坡房街狭窄的小石巷里的沱江书画院,醒目地挂着“自贡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自贡国画院创作基地”两块招牌,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墨香气息。
年近七旬的四川省美协会员李长明长年坚守在此作画,他的《蜀南水乡图》,描绘了狮市当年繁华的全貌和兴盛景象。
也许,正因为狮市的古朴、沧桑,才被美术家们相中为理想的绘画场地。四川美术学院也将此作为写生基地,每年夏天,成群结队的美术系学生涌到狮市写生。
从油坡房街继续下阶梯往沱江岸边走,过袁家大院、王家大院,便是川主庙。

川主庙建于元末明初,清光绪年间曾整修,占地2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川主庙的戏台保存完好,现存有右侧走廊、戏台、正殿,其飞檐、鏊角凌空,可以遥想当年的富丽堂皇。戏台的看场呈阶梯式,戏台屋顶有罕见的“漏斗形”聚音建筑,是以前唱戏的“扩音器”。

如今,川主庙楼台亭阁、木柱上的雕花,大多已毁损,仅有斑驳陆离的雕栏和柱雕痕迹,但从那剩下的点滴,仍依稀可见当日的精美与繁华。

穿过川主庙戏楼的牌楼式山门,是一座小石桥,桥边垂柳依依,青草萋萋。站在桥上回望,可见戏台正背面有一块布满灰尘的纸板,上书“连云场”3个浅黄色繁体字。当地一位居民介绍说,这是2009年春拍摄43集电视连续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挂上去的。

“狮市的古朴沧桑近乎破败,以及未加修葺的古建筑,有她特有的凝重和历史质感,因此,当年被剧组选为多场次景点。”据该剧编剧之一、我市著名剧作家廖时香回忆,屏幕画面里的沱江小镇连云场,应该在视觉审美中融入诸多特色元素:蜿蜒幽深的石板街巷,层层叠叠的青瓦屋檐,荒草,黄桷树,竹林,铺板门面的小店,茶馆,万年戏台,曲曲折折的阶梯,水面上的吊脚木楼,赶场天潮水般淹没小镇的人群……

整座镇子应该有鲜明的层次感,立体感,镜头全景和俯拍摇拍时,要呈现出它的烟雨夕阳,它的古老沧桑,它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
剧组各地寻找,集中具备以上元素的地方,是个梦。
来狮市古镇一看,美梦成真了。
狮市古镇素有“千年古镇”“沱江第一驿”之称,伴随着自贡盐业兴旺和沱江河运的发达,狮市古镇在迅速发展繁荣,在“川盐济楚”时期更是达到鼎盛,留下了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作为川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狮市古镇拥有0.8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每一栋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
狮市古镇内古街总体似一个“上”字,由和平街、油房坡街、解放街构成,全长约为820米。这些街道,最宽处六尺,最窄处只有三尺。至今还能领略到 “庙中有街,街中有庙,庙门成栅,庙宇成堡”的独特地域建筑文化。

为了保护狮市古镇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当地出台《关于加强狮市古镇保护的意见》,成立了狮市古镇保护领导组,设专人管理各类文物单位,重点是狮市古镇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同时,将文物、传统技艺、遗址等纳入乡村文物保护范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与此同时,狮市镇按照 “一镇两带”,即:创建天府旅游名镇、打造沿江经济带、串联园区产业带的发展路径,以狮市古镇为中心,实施古镇及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1.7公里的沿河生态步道、古镇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湿地公园、临江农房风貌塑造等工程,同时,深入开展沱江支流水环境治理让古镇及沱江沿岸风貌升级“蝶变”。

从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入手,下一步,狮市镇将逐步修缮以袁家大院、天后宫、古街道为代表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布局一批乡村风格的老茶馆、展示古镇文化的展陈馆,打造一条独具文化特色的古街道,延伸“文旅+农旅+体育”融合产业链,让狮市古镇这颗古盐运文化旅游明珠重放异彩。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