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王乐乐 摄影 宋姿熠
位于大安区牛佛镇核心区的王爷庙社区,是牛佛镇商贸中心,曾是“川盐陆路东运,重庆、荣昌、隆昌等地百货西行的中转站。这里古迹遗存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中国第二批、四川首批传统村落,王爷庙社区至今较为完好地保存着清代青砖黛瓦的建筑风貌,近日,记者循着古道,踏入历史画卷,一窥隐藏在背后的历史文化精髓。

传奇
数百年风雨沉淀历史
漫步在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街上,这里古朴而清幽,临街的古建筑林立,每一方青石,每一片黛瓦,每一扇木门,无不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过往。

据载,自宋以降,牛佛渡曾先后建起了大量的精美建筑,它们是各个历史时期精湛文化艺术的体现和文明的标志。而王爷庙社区作为最为古老的一片区域,至今还保留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街,以及建筑格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明嘉靖时期,富顺县西北角自流井盐场兴起,川东地区至此贩运食盐,必经牛佛镇。牛佛古镇人气渐趋旺盛,集镇也由西北向东南扩展。从1650年开始,牛佛古镇经过三四十年间在东岸新址形成了九街十八巷的规模。清威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占据东南半壁河山,淮盐不能上运。因“川盐济楚”自贡盐场产量激增,盐场人口和货物需求量也直线上升,牛佛古镇成为“川盐陆路东运”和百货西运的转运站,场镇进一步扩大。
![TV~NME0D4GE)]NNN%K76THO.jpg](https://files.zgm.cn/thumb/13/a3/13a3e335b5f015d9b4235091bccafb80.jpg)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遭受长达16年的战祸,“百里无人烟,民存仅百一,十户九宅空”。康照、雍正、乾隆三朝大举移民实川,由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入牛佛的移民,为巩固亲情乡谊,加强合作,按各省原籍分别组建同乡会,并修建同乡会馆。清代,牛佛镇有8座气势恢宏的会馆庙宇,分别由四川、湖北、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人所建,故称“五省八庙”。观音寺、禹王宫、万寿宫、贺乐堂等七处坐落于王爷庙社区内,间杂于民居之间,古朴典雅、精美大气,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物。“五省八庙”,不仅精湛建造艺术的展现,也是这一传统村落文明的标志。

如今,虽早已没有当初的繁华之像,但是在沉积了千年历史之后,它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淡然,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建筑
遗留传统村落原始面貌
古朴的青石板路、斑驳的旧石墙、韵味十足的老街店铺,赋有历史厚重感,承载着这里老一辈人的记忆。
“九街十八巷,中间有个鸭儿凼,五省八庙七栅子,河北老街隔河望。”一则流传至今的清代民谣,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王爷庙社区历史上的规模和格局。

所谓“九街十八巷”,是指街巷密布,街巷的名称即是一个历史符号,仅从这些街巷名,就能让人感知和想象到当年的繁华,以及码头市场的遗痕。如油房街有陈冯等姓的土榨油作坊;箱子街有陈姓箱子店、龚姓木器店;面房街有何、曾等姓氏的六七家手工面作坊;大米市街有较多的水行、粮食货栈,专销川西平原和内江地区的大米杂粮……
临江眺望,其传统村落在青山绿水怀抱之中,木柱粉墙,青瓦黛脊的各式川南民居和建筑精美的庙宇错落有序地布满河岸台地,雄宫伟庙点缀其中,对比协调、层次分明、韵律和谐,展现了融山、水、村落为一体的环境风貌。

沿着后街向前走,右手边坐落着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贺乐堂。据记载,1931年在贺乐堂成立了第一家银行中国银行牛佛渡分行,比自贡因盐设市还要早8年。时至今日,贺乐堂的门厅、正堂、厢房依然保存完整,大门上方至今犹存的“中国银行”四字印痕,仿佛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时代。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至今这里依然保留着很多民风民俗。每逢重大节庆和周末逢场天,里面就会摆上一些简单的桌椅、锣鼓,几个人围坐,传出阵阵川剧锣鼓声和高昂响亮、婉转悠扬的川剧高腔。还有路过的居民坐下或站着欣赏,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除此以外,龙灯表演、牛儿灯表演等,极富特色,颇有看点。
历史久远,文化厚重,这是一个大有故事的地方。游客来此仿佛历史回溯,沿着青石板古道闲庭漫步,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背靠后街的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其山门高大,屋脊工造繁复,两条游龙青瓷镶嵌,中部有福禄寿三星塑像。三重檐马头墙对称设置,正殿顶部前后有36只檐角,整体建筑气势非凡,然而,许多遗迹已遭破坏。像贺乐堂、万寿宫等这些重点文物,都是这里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与贺乐堂、万寿宫有着同样历史的其他古迹,也保持着旧时的格局和模样,青砖灰瓦,在肃穆静立中悄然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保护
历史遗迹迎蝶变生机
经过岁月洗礼,部分遗迹有的毁于年久失修,有的毁于战乱和动乱。留存的古建筑有些细部结构被改变且受损较严重,有些施以现代元素,风貌不协调,自1950年代以后,古迹的命运更令人扼腕。

为保护王爷庙传统村落遗存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充满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让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得以保护和发展,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生产生活要求,又能保持王爷庙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牛佛镇坚持“实体保护、修旧如旧、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编制完成了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规划。将村落的保护内容划分为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历史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投资260万元修复后街油房街石板路750米,改造供排水、电力、燃气及弱电改造工程,修建公厕2座。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内古建筑,保持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

与此同时,成立了牛佛镇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牛佛镇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管理暂行办法》和村规民约,对牛佛镇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规划控制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及大量民清古建筑制定了保护措施及分类保护管理实施办法。2015年向省文保局上报了《牛佛王爷庙社区传统村落文保单位修膳项目》,该项目投资800万元,对省保单位万寿宫、中和灏、和乐堂等进行修膳,同时,引导和加强文物保单位和古民居内现有业态管理,逐步实施文保单位产权政府回购管理导向。
在谈到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时,牛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