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罗乐
今年以来,持续性的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连日来,作为种粮大镇,富顺县狮市镇不误农时抢抓先机,以群众参与为主、代耕代种为辅,积极推动晚稻播插工作,打出一系列“以晚补早”组合拳,稳住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要提高栽插密度,采用拉绳定距规范化栽秧,确保每亩栽1万窝以上。”6月30日上午10点,在狮市镇梓林村晚稻抓点示范基地,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家骏正在田埂上指导种植户插秧。夏雨阵阵,丝毫没有浇灭大家伙儿的热情。翠绿的秧苗在雨水的浇灌下愈显生机勃发。

富顺是“再生稻之乡”。对于习惯了“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富顺人来说,晚稻品种是少有涉足的。但今年的气象条件极其严峻,冬干加春旱,不少稻田“饥渴难耐”,秧苗无法下种。刘家骏告诉记者,该镇把“等雨下秧”与撂荒地复种、耕地非粮化整治相结合,用时间换空间,另辟晚稻蹊径,一举解决水稻种植系列问题,同时为干旱年头的粮食生产积累经验。
“尽管晚稻的生长时间与中稻是错开的,但都应注意三代螟虫和稻飞虱、叶婵、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的防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由于晚稻栽培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仍存技术盲点,当天,刘家骏与村“两委”干部把现场会开到田间,向种植户普及相关知识要点。据悉,当天推广种植的晚稻品种为晶两优534,收割时间为今年11月底,生长周期约5个月。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