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从问题到课题 教育科研助推自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7-03 17:06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记者 陈凡逸

近年来,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及研究等领域成果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对区域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工作产生更多期待。为此,我市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呈现和提升工作,着力提升我市申报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自贡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我市荣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和自贡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的优秀教学成果达40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级教学成果54项、市级教学成果346项。

在2014年、2018年、2022年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市33项成果荣获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不仅获奖的含金量高,一、二等奖的获奖数量也在全省21个市州中名列前茅。

多措并举

培育教育教学成果

“为落实好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我市在市、区县两级设立相应的成果奖。”市教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既扩大了成果奖的辐射影响范围,也形成了培育梯度,能够吸纳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参评中来。

bb9f44318391c41e0212bc474070690f.jpg
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我市汇南实验学校举行

同时,我市建立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专家库,采取动态管理,每三年更新一次。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评审、市微型课题成果评审等活动开展时,由自贡市教育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从专家库中,分片区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既确保了评审的公平与公正,也确保了评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将教育教学改革与培育教育教学成果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兼顾重点突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优势资源支持重点培育项目。

成果的表达是教学成果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通过抓实“准确定位、理清思路、实践检验、总结提炼”四个环节,攀登“提升理念、构建模型、总结个案”三个台阶,写好“成果名称、成果简介、成果报告”三个文本,清晰全面地表达成果。

辐射引领

建设教育科研成果库

当前,我市正全力建设教育科研成果库,记载我市教育科研的发展历史,丰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推进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并搭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运用的有效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现已完成成果采集工作、成果整理工作,全市共收集到教学成果402项。

同时,我市组织全市科研管理人员、一线科研教师,网络远程参与省教科院开展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活动,利用学科教研推广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部分科研课题组到市外、省外进行了成果推广。每年定期举办自贡市教学成果推广会,推广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发挥了优秀成果的引领辐射作用,增强了社会影响力。

a9361d3da9c74882ea4b7501b8c8eca9.jpg
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学术研讨活动举行

今年4月11日至12日,四川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暨教育科研(川南)片区研讨活动在汇南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省17个市(州)和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重庆市成员单位的6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自贡,以“城乡联盟教研助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如何让教研活动“联”有广度、“动”有深度?活动对荣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阶段研究成果一等奖的课题“‘城镇+乡村’教研联动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成果展示。该课题提出“城镇+乡村”教研联动需具有“四破”“四改”“四力”意识,形成了“城镇+乡村”教研联动“4+N”集群策略等操作性成果,阶段成果应用实践于自贡、宜宾、内江和甘孜的30余所城乡学校,并拓展到课改共同体的广东、江苏等地的5所学校。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展望未来,将有更多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区域内得到认可与展示,有更多的优秀成果能够发挥出带动引领力、辐射影响力、发展推动力,助推自贡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