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了人们消暑的好去处。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游泳环境,近日,市疾控中心联合高新区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对高新区14家游泳池开展了水质卫生检测。此次抽检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尿素、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总氯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游泳可以提高人的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人的体脂率。但游泳场馆是公共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若不注意卫生,很可能感染疾病。
游泳池的水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的代谢物和涂抹的化妆品等都会进入池水中,为池水中微生物繁殖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由于外源性污染,水中还会存在引起腹泻、红眼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在卫生条件差的游泳场馆游泳后,游泳者可能会患上红眼病、鼻窦炎、中耳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出现皮肤发痒、潮红和胃肠道疾病等。因此,必须对游泳池水消毒,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受场馆卫生管理状况差异、游泳者数量多少以及换水频率等因素影响,游泳池水中消毒剂的浓度会发生变化。”该负责人解释,如果消毒剂含量偏低,池水无法有效消毒,容易滋生微生物;如果消毒剂含量偏高,则会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会腐蚀人体皮肤和黏膜。
在水中待久了,眼睛会发红,手部的皮肤会起皱、发白,头发很毛躁。“这可能是水中的氯气在作怪。”该负责人说,一般泳池中都会加入消毒剂,而消毒剂属于强氧化剂,对皮肤及头发损伤较厉害,这被俗称为“氯伤害”。
如何避免“氯伤害”?该负责人建议,在泳池游泳时要佩戴好泳帽、防水眼镜、鼻塞、耳塞。在游泳过程中,泳镜进水后不要用手直接揉眼,要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和泳镜。在游泳过程中呛水,要及时用清水漱口。要杜绝不冲淋、不戴泳帽、不洗脚就入池,以及在泳池吐痰、搓澡等不文明行为。建议游泳者游泳时间不宜过长、过于频繁,否则一些敏感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