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深院、飞檐翘角、青砖黛瓦、雕花木窗……身处内江隆昌市云顶寨,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古寨风韵今犹在
这座距今650余年历史的古寨,位于海拔530米的云顶山,距离隆昌城区18公里,占地207亩,寨墙总长1640米,传统建筑与特色景观资源丰富,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其所在的云峰村为中国传统村落,所属的云顶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云烟缭绕,山风徐徐。7月24日,雨水给云顶寨加上了一层诗意的滤镜,为寨里的树木、青石板、古建筑等景物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步入当地保存尚好的建筑——郭氏家族凉山馆庄园,能看到大量古代、近代的精美藏品,其中包含字画、粮票、工艺品等。庄园内有天井8个、房屋40间,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每一处腐朽的门板、斑驳的墙体、残垣的缝隙……都在诠释时间的力量、述说岁月的故事。
除了凉山馆庄园,云顶寨内还有如意池、金墨湾、竹林桥、名臣岩等保存完好的景观,而这也是该古寨被国家文物部门誉为“千年古城堡、万担收租院,方圆百平方公里庄院的微缩景观、民俗文化的活化石”的原因。

从云顶山俯瞰全镇,云顶场的房屋鳞次栉比。据介绍,该场镇由云隆街、通泸街两条街道组成,呈“丁”字形,两侧铺面、民居均为近代风格,当地有着深厚的节孝文化和“鬼市”风情,传统村落的风俗文化“留下来”后,也让云顶古寨焕发出新的韵味。
文旅融合续“乡愁”
云顶山上,青鸾叠翠、草木葳蕤。云顶寨内外,青山绿水与民居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别致的乡村美景图。

依托资源禀赋,隆昌市正以庄园文化为核心,着力把云顶寨打造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于一体的特色景区。
具体怎么做呢?
搭建组织架构。成立云顶寨保护性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划分规划修编、要素保障、文化挖掘等工作组,并着手组建文旅平台公司,负责推进云顶寨旅游区保护性开发工作。

开展摸底调查。完成云顶寨及云顶场(丁字街)区域范围内土地、房屋、历史建筑的摸底调查。经核查,云顶寨占地207亩,云顶场(丁字街)占地23.41亩,现有房屋79处。
加强监管保护。按照“不损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原则,对云顶寨内外所有古树、历史建筑、文物进行全面监管,坚决防止乱砍滥伐、乱拆乱建。

强化信息收集。着手组织专人整理历史文献、走访郭氏后人,对云顶寨历史沿革、人文轶事、庄园文化等进行挖掘、梳理、考证,并搜集历史文物,收集整理了书苑书屋、凉山馆、金墨湾等11处庄园的历史文化资料,分别建立档案。
实施修编准备。邀请专业设计团队、文旅规划团队到云顶寨进行实地考察和原有规划资料的梳理,为云顶寨及云顶场(丁字街)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编制《云顶寨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基础准备。

所有工作都离不开“文旅融合发展”这个目标。在当地保留乡村风貌神韵,激活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群众的悠悠“乡愁”也被唤醒了。
实习编辑:杨新雨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