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我们将迎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17日,自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通报表扬2023年自贡市卫生健康系统“盐都好医生”“盐都优秀医学团队”的通知》文件,大安区卫生健康局丁福帮、李苹莉入选“盐都好医生”,大安区大山铺中心卫生院慢性病特色科入选“盐都优秀医学团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医者敢于担当、勇于打破专业壁垒、为救治生命全情投入的职业精神。

丁福帮,现任牛佛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急诊科科长。2018年6月,丁福帮带着从医初心和党组织交给的使命,前往凉山州布拖县觉莫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觉莫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人畜混居的土坯房;没硬化路,雨天和雪天只能步行上下山。面对如此困难的环境,他和驻村工作队的其他队员一起,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力脱贫,全力改变生活现状。经过工作队的努力,全村103户贫困户全部住上了两层楼的新房,柏油马路通到了每户人家的门口。2021年,觉莫村一次性通过县、州、省以及国家第三方的验收,完成了高质量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丁福帮回到医院后,发现几乎再没有外科病人前来就诊。他走在街上,经常听到老百姓说的是:牛佛卫生院早就不做手术了,要做手术、要看病得去市区大医院。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看到如此情景,他感到深深地自责和巨大的压力。农村的百姓到市区看病有多么不容易。特别是留守老人,不熟悉坐车路线,不熟悉智能化操作,去大医院看病,谈何容易?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样的局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于是,他带着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手术做起,四处宣传牛佛中心卫生院能开展基本手术。即便如此,去年他们也仅仅做了不到20台手术。虽然成绩很难看,但是总算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如今,通过局领导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大家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牛佛卫生院终于成立了外科。截止7月底,医院外科已经完成了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骨折内固定等各类手术接近60余台,并且手术量还在逐步提升,老百姓正在重新恢复对牛佛中心卫生院外科的信任。下一步,医院将开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等微创手术,让老百姓将有更多、更便捷的治疗方式可选择。

李苹莉,大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生,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20年,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她从医以来,始终牢记救死护伤职责使命,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严谨细致,赢得了患者理解与尊重,是一位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好医生。
无论工作多累多忙,李苹莉始终坚持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加班加点手术,但她从不抱怨,总是尽心尽力完成每位患者诊治。她平均每年“两癌”下乡检查人次量及门诊量5000余人次,出院患者300余人次。
李苹莉还坚决服从医院安排,积极参加各种义诊活动,2017年和2021年分别在宁南县妇幼保健院和叙永县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期间,根据卫生部关于对口支援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承担起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重点帮助受援单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气囊助产和产后低分子肝素使用),获得医院及病员一致好评,并获得叙永县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先进个人”荣誉。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也积极参加了疫情驻点支援及发热门诊工作,保障驻点高危人群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3年,参与录制结核病防治科普视频,该视频获得全市结核病防治科普视频比赛一等奖。

大山铺中心卫生院慢性病特色科由中医主治医师和西医副主任医师双牵头,11名家庭医生参与组建而成。现团队共有成员17人,历经4年的创新探索过程,科室开创出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紧密型慢性病精细化管理之路。
为摸索深化科室特色创新,持续提升慢性病特色科室融合家医团队的服务质量,科室先后派出2名专业人员和1名管理人员进修和上挂锻炼。同时,科室创新探索的“四三二一慢性病诊疗工作法”“五招患者沟通技巧”“家医随访十个要、四动、五心”的慢病和家医服务工作法,得到全院有效推广实践。通过抓常规、做示范、强汇报和交流,科室形成引领示范、有共性化“温心”、高质量且具特色的服务风格和模式,建立起“医防融合、慢性病紧密型吸引患者,带动门诊、住院、康复、检查、治未病及体检VIP”的高质量科室和人员互动的特色服务氛围,为全面提高慢性病患者和社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科室实现了在5000余名高血压、2000余名糖尿病和近2000名慢性肺性疾病患者中,90%以上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
“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在此,让我们向所有医师们送上节日祝福,向所有坚守在医疗工作战线,致力于护佑生命和人民健康的医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罗莲 刘忠校 幸云谦)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