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我的教育缘

2023-08-21 09:03 自贡网

0

分享

穿越时空,人生轨道,弯弯曲曲,时晴时雨,心空敞亮,春华秋实,虽有遗憾,却不负韶华,不忘初心。

回想起出生的时代,上世纪60年代,一个避静的小山村,贫穷落后是最明显特征,70年代,我辈走进小学教室,曾与石桌石凳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穷怕了的人们,开始绞尽脑汁寻求“跳农门”的途径,而我正好赶上时代,在80年代成为了当地“跳农门”的典型个案之一。

1984年7月,有幸参加中考,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享受恢复高考等系列好政策的红利,惊喜地考上了中专(中师)——富顺师范学校。记得当时,我们班考上两个中专,其中一个师范一个卫校。得到录取通知时,简直是兴奋无比。清晰记得,当时中师录取分数线是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分数最高的专业,也还清晰记得,好心的老师当时就劝过我,可以直接去读富顺二中的高中,再考取大学,可是家庭条件不允许,也便作罢。三年后,通过各种努力联系到了攀枝花子弟校,商调函虽到了县域却没能到达本人手中,结果,只好背着行囊,回到出生地,一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学校。

于是,一生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回想起来,真还有些味道,从小学到初中到师范到高中还有成人读书班,自己都尝试过,也大都带过毕业班;从读书时的数理化优越到参公第一站因为校方“差语文老师”,便站上了语文教学的三尺讲台,当过班主任,教过自然、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时,伴随时间推移,也步入了教研组、年级组、教导处、政教处、支部书记等行政事务岗位;也有幸,在当时校长外出函授学习期间,二十多不到三十岁的自己居然顺利地代行主持了一个乡镇学校半年的全面工作,这也明显暴露出当时的管理人才缺失等问题。

经历了几所乡区学校,那些纯朴、真诚、勤劳、善良……一系列的优秀品质,早已深深扎根在自己内心深处!同时,因为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便“逼迫”自己参加自学考试、函授汉语言教育,函授文学写作,函授诗歌写作,同样也因此与文学结缘,虽然没多少成绩,但毕竟成为了一位和文字终生“相好”之人,并成为了省、市、县作家协会的一员。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吾辈已然错过了太多机会,眼看下代即将步入学堂,心里总是纠结:“千万不能让其没有一个良好就读环境!”幸好应验古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因为参加过“多元”学习并与文学结缘,才有机会在20世纪90年代能够从乡区学校调到城区从事师范教育,并在富顺师范转制后的1999年下学期开始步入了高中教育行列,不仅于自己赢得更好的发挥机会,更好地培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同时也为下一代迎来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因此,20年前,一个机遇,有幸走进教育主管部门机关,并相继从事过政教体卫艺术、党务群团、办公室等工作。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吾辈步入讲台时,教育尚属于乡镇管理,条件极差,曾一度时期,连教师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保障都困难。当然,正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普实”“普初”“普九”,办学条件便不断得以慢慢改善。不过,最大的改善,是在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后,尤其是实现“两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更是锦上添花。

翻阅历史,1400多年的建县历程,富顺历来崇文尚学,富顺人历来看重教育,于是才有“巴蜀才子之乡”美誉。翻阅历史,20世纪80年代,富顺教育在全省确有地位,份量较重,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一度有所下滑。幸好,近些年,自上而下,齐心协力,撸袖加油,一番崭新景象已经形成;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富顺县委、县政府从实施“川南教育强县”到“十四五”升级实施“四川教育强县”,教育综合改革、发展速度、质量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华丽转身!

查阅档案,蜡黄的页码上,分明备注着,小学、初中与高中偏重各不相同,我自己明显感觉,从事高中教育更加辛劳,而从事师范教育更显宽松!但同时感觉到,从事文字工作比高中教育还要难、还要考究!一路走来,感触良多。大家都知道,一度时期,师范生有时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中师“出身”能否适应时势?但经过从事教育工作36年多的时光,虽然没有多大成绩,但也不后悔;每当翻阅《富顺师范校志》,20多届中师生的群体形象就会在脑海里纷纷呈现,他们不仅为富顺教育撑起了一大片蓝天,而且好多不仅是富顺本土之骄傲,而且他们当中好多还是政界、商界、文艺界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有好多走遍四方,成为翘首称赞的富顺籍成功人士!(罗芝家)

编辑:钟小璐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