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景区纷纷转变观念,探索开发沉浸式体验游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7月5日,文旅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涵盖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四大领域。我市各文旅产业项目可对标学习经验,着力开发更多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游项目,让游客变“看景”为“入戏”。
自本世纪10年代以来,文旅场景里简单的展览、传统的文艺演出等已很难满足游客需求,游客日益注重参与性、互动性,沉浸式体验随之诞生。沉浸式体验是一种穿越式体验,是在一个虚拟现实的空间里,人一进入就似乎身不由己地跟着场景走,慢慢沉浸其中,并与之产生共鸣而享受这种状态。它是将特定空间建设得有代入感,让游客“入戏”。它不仅注重参与性、互动性,还十分强调受众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沉浸式体验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临场感很重要,要让受众仿佛脱离现实世界,感受到艺术家正在表达他们正想表达的观点、感受等;二是互动性很强,作品会根据受众的凝视或者触碰改变形态等。
2020年底,我市开始尝试打造沉浸式灯会。于是,第27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打破传统灯会的展陈式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带给游客沉浸式体验,使灯组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届灯会被称为自贡灯会4.0模式——“沉浸式主题灯会”。
此后,我市三大博物馆等景区也纷纷转变观念,探索开发沉浸式体验游项目。如游客进入自贡恐龙博物馆的遗址馆,戴上AR眼镜后,恐龙立即“跳”到眼前,人就仿佛穿越到侏罗纪时代;步入探秘馆,乘坐模拟太空舱的时空穿梭机,穿越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最后到达三叠纪,游客就似乎生活在恐龙时代;在探秘馆“温度孵蛋”展项前,游客触摸温度感应装置,可体验恐龙孵化过程。
可见,景区开发沉浸式体验游项目,离不开科技支撑。我市各文旅产业应将文化旅游资源与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大力开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项目,让游客在博物馆化身“景中人”进行沉浸式游览,在沉浸式演出中体验“观众即是演员”的深度互动……
着力开发沉浸式旅游项目,是“文旅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推动彩灯产业和其他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也能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蒋周德)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