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打着赤脚,身着沾满泥浆的衣服,没时间刮掉的胡须,骑一辆机动三轮车穿梭田间……9月7日,如果不是记者现场所见,根本想象不到荣县千亩种粮大户郭长春的庐山真面目。

“我呀,一个农民,图啥哟?就图这片土地种出好粮食,多产‘金’,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务工多挣点务工费。”郭长春的初衷就是这么简单质朴。
数据见证初心。郭长春流转土地1000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地100亩。经历这段时间的日夜忙碌,900亩水稻已经颗粒归仓。他说:“最好的田块,亩产可达1400斤,平均亩产1250斤以上。”这片地,成为周边的高产样板田。900亩水稻田中,有200亩稻虾共生,如今仅龙虾就获得80多万元产值。900亩水稻收割后,蓄留200亩再生稻继续养虾,650亩栽种中药泽泻,50亩等待栽种油菜。
汗水浇灌田野。“亩产千斤粮,我不仅实现了,而且已突破了目标,每亩实现万元钱,我正在接力去前年的目标,栽种中药泽泻就是具体措施,现在每天组织100多个村民抢抓时节栽泽泻,已栽下400多亩了。”郭长春搬运了泽泻苗的手还沾着泥浆。休息间歇,郭长春的电话响了。“好的,我马上送(泽泻苗)过来。”郭长春甩了甩手上的泥水,挂断电话,“你等我几分钟,我先送(苗子)过去。”没有那么多客套话,郭长春驾驶三轮车驶向500米外的移栽现场。“养虾、栽泽泻,就是不让土地闲着,让土地多产‘金’。在我的影响下,村民种植泽泻200亩、带动村民水稻田里养虾500多亩。”送苗返回现场的郭长春说。

村民赞他是勤快人。“人家当老板,只要指挥就行了,你看他(郭长春)这个老板,每天比工人都起得早、比我们干活路多,还最晚回家,整天穿的是沾泥水的衣裳,喝的是大锅茶,估计忙起来搞累了,就穿着这身泥巴衣服睡会儿,好辛苦哟!”“就是,看到他(郭长春)这么辛苦,我们都感觉累!”“我都不晓得他图啥子?”提起郭长春,前来移栽泽泻的村民杨元昆、李学明满心佩服。“我本来就是农民,从来没把自己当老板看。”这就是郭长春常说的一句话。
干部夸他是带头人。去年,郭长春的650亩泽泻产量不错,每亩450斤干产,但受到了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郭长春说,去年,虽然每亩自己只挣了1000多块钱,与最好效益年相比每亩少了差不多一半的利润,但村民的劳务费不但一分钱没少,反而涨了,去年支付的劳务费多达80多万元。“推广水稻优良品种,郭长春的思想很超前;推广机械化耕种,郭长春很积极;支付村民劳务费用,郭长春舍得出高价;种好粮、创高产,稻药、稻虾轮作,郭长春就是实干的带头人。”观山镇负责人这样评价说。(蒋兵)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