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自贡:深入实施人才强教战略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教育强市

2023-09-09 11:35 自贡网

1

分享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教战略,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引才、育才、留才“三管齐下”,教育高层次人才达到584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25人、省级名师名校长138人,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教育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全市高考一本和本科上线率分别同比增长13.05%和6.8%,新认定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4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星级名校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

1621b5f4c315a9a0e520071420e7766d.jpg
精准把握紧缺急需构建人才引聚工作格局

我市坚持“顶层设计”吸纳人才,设立教育人才专项资金,制定自贡市中小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和名师培育奖励实施办法,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116人。坚持“靶向发力”引进人才,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先后与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0余所师范高校开展本科生教育教学实践合作,建立陕西师范大学引才工作站,年均从各师范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800余人。建立“985”“211”等重点高校自贡籍大学生信息库,跟进就业动向,“引凤回巢”近百人。坚持“政策驱动”集聚人才,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小学教育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制度,出台优秀教育人才支教工作意见,定向培养农村学校公费师范生,为乡村振兴输送教育人才2500余人。

精心开展梯次培养搭建人尽其才广阔平台

我市积极探索领军人才培养路径,开展“领航教师”培育行动,定制高端人才“一人一策”成长路径,培养天府名师2名、省特级教师29名、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名、省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10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建立市级名师工作室33个。优化骨干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教育人才队伍“一三一工程”,成立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展学习培训、情景体验、名校跟岗、课题研训,先后选培骨干教师200名、名优教师60名,选树星级校长、教师350名,建立首批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6个。

同时,我市建立种子人才培养平台,开创年轻教师协同培养模式,成立“校联体”41个,开展“翻转课堂”“影子跟岗”等活动,邀请成渝教育专家赴市指导“新高考”改革,聘请知名高校教授客座名师工作室,年轻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教育科研课题获省级奖励12项,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获省级奖励2个。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聚焦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打造“产、学、研”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先后与中国昊华、中天胜新材料等243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点65个,合作办学培养技能人才1.8万余人。

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创建近悦远来良好生态

优待遇激发归属感、多激励增强荣誉感、送真情营造幸福感……我市建立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随公务员增长机制,单项据实核增教师课后服务费1.6亿元,兑现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90万元,“拎包入住”教师公寓1631套;评选命名省、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盐都名师名校长等200余人,50名优秀教育人才获评正高级教师职称资格,设立教学质量奖1200万元,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每年组织30余名优秀教育人才参加疗养培训,领导干部走访慰问专家人才、困难教师100余人,落实高层次人才定期体检制度,大力宣传“全国模范教师”张波、“天府名师”刘华等优秀教育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市教育体育局将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快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陈凡逸)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喻佳

热门评论1 条评论

  • 自贡扎染皮革2023-09-09 16:59
    赞0

    教育改革

下载自贡网APP,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