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顺县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以传统教化、典型感化、文明润化活动为抓手,积极培树弘扬以道德模范为代表的先进典型,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力提升了该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传统教化 让文化传承有深度
今年以来,富顺县以广泛传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大力彰显“千年古县”“才子之乡”的历史魅力,以传统教化传承中华美德、推树时代新风。
2月5日,富顺县2023年“猜灯谜·做花灯”元宵节庆祝活动在富顺文庙百米长廊举行,在长廊悬挂着120个火红的灯笼和数百张谜条,谜语内容包含文庙基本知识、国学经典文化和节日传统故事等,活跃的氛围、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参与,父母孩子、亲朋好友,大家齐聚现场猜灯谜、制作花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一名家长说道。


在富顺,不得不提富顺文庙,一座为了祭祀孔子和其他儒家圣贤而建造的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富顺人将它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载体,长期举办国学讲座、开笔礼、成人礼、诵读经典等活动。5月19日,富顺县2023年“世界博物馆日”暨“开笔启智·礼润人生”富顺文庙国学活动在文庙博物馆举行。220名新入校受礼学生身着古代学童服饰,在国学执事和仪仗队的带领下,从学校出发,途经后街、大巷子、正街,前往文庙广场,一展风采。步入文庙博物馆后,来到巍峨的棂星门下依次列队。开笔礼从正衣冠、拜先贤、点朱砂、写人字、明志向、感师恩、谢父母、诵经典,共分“四进”八项依次进行,启发少年儿童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树立少年儿童负责、立志、仁义、孝廉等正面、积极的人生观。
此外,富顺县还大力开展“万人经典诵读”活动。持续推进经典诵读“六进”行动,倡导全民阅读,把经典诵读从党政机关、学校向乡镇、村社、企业、家庭延伸、辐射,推动形成“道德经典处处传诵,核心价值观人人践行”的良好氛围。


坚持典型感化 让道德引领有广度
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引导群众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6月2日,富顺县隆重举行了第七届富顺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同时,富顺县大力挖掘道德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用选树出来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文明风尚,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各行各业中寻找本行业中的“美”与“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已成为展示全县公民道德建设成就的闪亮标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中国好人”4人,四川省道德模范9人,“四川好人”47人,自贡市道德模范23人,富顺县道德模范80人,先进人物阵容越来越强大。
近年来,富顺县不断建立完善道德模范关爱帮扶、慰问礼遇和褒扬激励机制,营造了“德者有得”的浓厚社会氛围。县文明办牵头组织走访慰问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65人次,发放慰问金10余万元,每年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免费体检,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参加市县级重大活动等,做到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
富顺县坚持把先进典型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精神、引领风尚的有效抓手,重实践,求深化,推动形成覆盖全面、远近皆宜的示范效应。


坚持文明润化 让服务群众有温度
“您好,请走斑马线。”走在富顺县城的主要交通路口,便可看见身着红马甲、手握小红旗的文明劝导员,有序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引领行人快速通过十字路口,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及非机动车,告诉更多的人在“车让人”的同时还要遵循“守交规”。一个个文明劝导员,通过一“劝”一“导”,成为了一个个流动的“文明宣传点”。
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是主人翁,更是参与者。富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走出文明实践富顺的新路径。1月29日一早,“宋婆婆爱心辅导班”创始人、“童伴妈妈”宋淑芳老人就带领着志愿者们来到富世街道后街社区“童伴之家”,对20余名留守儿童进行陪伴帮教。每个“童伴之家”利用周末、节假日,每月开展至少一次陪伴服务活动,“童伴妈妈”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安全知识宣传、传统礼仪教育等,用文明的力量补齐家庭教育缺位短板、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样的“童伴之家”,富顺全县共有41个,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撒播着文明新风。
据了解,2019年富顺县在全市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2021年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县。几年来,富顺县紧扣时代脉搏,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举措,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富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县级中心新址正式启用,“志愿富顺”云平台实现一体化运行,“一对一”量身定制“黄手环”“爱心送考”等县级特色志愿服务项目5个,“红色娘子军”“吴山社工”等区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86个,创新打造“富兴有我宣讲课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形成“暖心亭”“宋婆婆连心室”“学雷锋出租车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志愿红正在沁润为富顺文明的底色,为文明实践再添新彩。(张霞)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