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周姝

沃野千里皆是“金”
今年,自流井区整合资源、力量、项目,在技术集成和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广水稻“蓉7优808”等新品种,推广“中稻+再生稻”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鱼稻虾共建”等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其中,该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以动力替换人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稻粱园区建设,改良土壤,购置提灌、耕作、收割机械,改善农田宜机能灌的生产条件。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等,推行化肥农药“双减”等措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同时,围绕做好田间耕作和田间管理,该区实行区领导和农技人员包片工作机制,发挥好专家组、科技小分队和农技人员作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引导农民正确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不同服务组织的优势和功能,指导落实粮油生产等关键技术和措施,保障粮油生产安全。
丰收节欢乐多多
该区紧紧围绕城市近郊区域优势,以加快推进农业整体转型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面向城市多元化需求,多形式开展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产品+展销”集中宣传。该区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丰收节庆、展览展示、营销促销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上行,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同时,组织刀刀爽、周二哥、吉源农业等企业参加四川省第九届农博会、秦巴农洽会等展销会。
“技术+基地”提升产业。该区连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种定养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质效。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农业技术科普宣传、产业政策宣传等系列活动。

“农业+旅游”融合发力。该区协同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普、观光的联动建设,提高活动宣传普及率和覆盖率。多措并举吸引游客,带动以“农业+”为主题的周末经济、节假日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据统计,通过自流井区第十一届生态葡萄采摘节的开展,葡萄产值已近6500万元。
乡村振兴绘新景
党建引领、村民参与、智慧管理……近年来,自流井区全力探索乡村治理特色新路径。
据悉,该区坚持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社会组织为纽带,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为补充的村级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同时,构建区级安排、镇级指导、村级落实责任体系,分层分级做好村规民约、“积分制”“清单制”的修订完善,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以“政府+社会资本+村级集体经济”三方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方式加强资金保障。

围绕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乡村建设等九大类别,将村规民约及乡村治理工作具体要求细化、量化、实化为符合实际又便于评价的积分规则和兑换规则。以“文明”换“积分”,以“积分”扬“文明”,吸引群众主动参与、自觉参与。依法依规梳理村级组织自治清单、村级组织协助政府工作清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其他特色清单,厘清基层组织职能边界,疏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

此外,将“川善治”智慧乡村治理平台作为全区数字化乡村治理推广的重要举措,运用村务“大喇叭”“积分榜”“村民说事”等功能,将“积分制、清单制”从线下搬到线上,让村上大事“网上知”、政务服务“掌上办”,推进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编辑:周姝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