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呼吸道传染病也开始活跃。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是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疫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大于或等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另外,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接种人群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份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鉴于大多数接种者上一次接种产生的抗体滴度已显著下降,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
肺炎链球菌简称为“肺炎球菌”,是一种长期黏附定植于人类上呼吸道表面而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的细菌,善于隐匿。当机体处于免疫力低下、麻疹或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时,肺炎球菌可能引起一系列疾病,称为肺炎球菌性疾病,其包括鼻窦炎、中耳炎、非菌血症性肺炎等非侵袭性病和菌血症性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侵袭性疾病。
此外,肺炎球菌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菌,是导致中国儿童及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肺炎球菌引起的严重疾病,特别是肺炎球菌脑膜炎,具有治疗难、费用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
肺炎球菌黏附在人的鼻咽部,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和定植菌自体感染是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婴幼儿和中老年人,特别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差,极易被肺炎球菌“盯上”。慢性肝炎、慢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是肺炎球菌“瞄准”的对象。
总的来说,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措施有两种。非药物性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环境卫生,避免与病人接触,疾病流行期间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药物性预防措施: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整理)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